《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今天我們接著講《詩經》,先進行一下簡單的複習:好

的詩歌在東西方先賢聖哲眼中,都必須要能夠起到輔助教化的作用,所以在以儒學為主流意識形態下的詩歌鑑賞與我們今天大不相同。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在《詩經》中,哪一句詩寫的最好?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正確的文學觀

《詩經》中最能打動人的句子有哪些?想必您一定馬上回想起:“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或者“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等等,這樣帶有一絲唯美的句子。但是這個問題,在歷史上真的曾經發生過,《世說新語》有一段記載,如下:

謝公因子弟集聚,問:“《毛詩》何句最佳?”遏稱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公曰:“訏(xū)謨(mó)定命,遠猷(yóu)辰告。”

謝公就是東晉大名鼎鼎的謝安,一天他閒著無聊就問謝家的後輩們:“《詩經》中一個句子寫的最好?”,另外一名大名鼎鼎的人物謝玄回答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這個句子出自《詩經•小雅•采薇》,只是從字面上來看就美得讓人心碎,幾乎所有時代的年輕人都曾經被這句詩打動過。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但是謝安在聽完謝玄的彙報後,非常不滿意,覺得這個年輕人怕是中了“文學毒”,所以馬上糾正說:“訏謨定命,遠猷辰告”才是最好的句子。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呢?大意是說:把國家的大政方針通報出來。現在如果有人覺得這是一句好詩,身邊的人肯定都會投以質疑的目光,懷疑這個人有文學惡趣味。

“訏謨定命,遠猷辰告”,出自《詩經•大雅•抑》,簡單直白,毫無修飾,更沒有詩歌應有的情感,謝安作為第一流的風雅人物,為什麼會覺得這句詩是《詩經》中最好的句子呢?這裡面的底層邏輯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讀詩更要讀背景

詩歌是一種文學形式,也是一個人情感的流露,有的時候同一個詩人在不同的詩詞裡面總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如果不去了解背景,單純的讀詩就來判斷一首詩的好壞,其實這是一種認知失調的表現。

謝安之所以覺得“訏謨定命,遠猷辰告”好,本質上就與它的創作背景密不可分。謝安讀的《詩經》是西漢學著毛亨的注本,所以在《世說新語》裡將《詩經》說成《毛詩》。在毛亨的註解裡“訏謨定命,遠猷辰告”的作者是衛武公,此時他已經95歲高齡了,不但不退位享樂,放鬆自己,還整天憂國憂民,從這一點上來說“訏謨定命,遠猷辰告”確實值得尊重。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特別是在詩歌作為道德教化輔助工具的年代裡,這樣的句子尤其值得人們的推崇,雖然它是一句毫無感染力並且顯得平平乏味的句子,但是它代表的是“政治正確”,以謝安的年齡與身份,如果也同謝玄那般喜歡帶有一縷憂傷和唯美的句子,反而會變成“有失體統”了。

不過,在中國有一個傳統,位高者語,無論好壞,皆會被封為真知灼見,所以“《詩經》中最好的句子”這個響亮的頭銜無論在任何時代都只可能屬於“訏謨定命,遠猷辰告”。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南宋時期大詩人劉克莊也從謝安的角度來評論過《詩經》,他說:古詩的最大作用是教育人,比如“訏謨定命,遠猷辰告”;“敬之敬之,命不易哉”;“棠棣之華(huā),鄂不韡韡(wěi)”;“載馳載驅,周爰諮諏(zōu)”;“之子於徵,有聞無聲”;“愷悌君子,民之父母”;這些詩句才是好詩。


關於這些句子我就不一一翻譯了,如果您能夠忍受文學惡趣味帶來的不適感可以自行了解。幸運的是,這樣的惡趣味並沒有真正的佔據人們對詩歌鑑賞的主流,哪怕在宋朝更多人相信的是“窮而後工”,意思是,一個人越落魄,越走投無路,越窮困潦倒,就越能創造出好詩,這與我們今天的見解是一致的。

《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

好了,關於“《詩經》中最好的詩句是哪一句”的內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內容您只需記住三點:第一、謝安認為《詩經》中最好的句子是:“訏(xū)謨(mó)定命,遠猷(yóu)辰告”。謝安之所有這樣的見解,其實與這首詩的創作背景和謝安的個人經歷有關,不過遺憾的是,後世人照本宣科真的將這句詩定義為《詩經》中最好的名句;第二、在中國宋朝的時候人們對詩歌鑑賞的主流意識形態叫做“窮而後工”;第三、讀詩歌一定要讀它的創作背景,要不然會顯得認知失調。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致力於中西方文化、歷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