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提出私有化 聚美優品為什麼非要從紐交所退市?

從今年1月發起私有化要約到4月末正式退市,聚美優品退市用時不到4個月。

4月27日晚,聚美優品(JMEI.US)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orm15”文件,宣告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實際上,早在2016年2月,聚美優品就曾發佈公告稱,收到創始人陳歐以及紅杉資本等提出的私有化要約,私有化回購的每股價格為7美元,但最終因價格過低、被中小股東聯合抗議,最終未能順利完成私有化要約。

歷時數月,聚美優品結束了6年的在美上市生涯,陳歐四年前就想完成的聚美優品私有化,終於得以實現。

兩度提出私有化 聚美優品為什麼非要從紐交所退市?

風光一時的聚美優品

作為“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聚美優品也曾有屬於自己的時代,風光一時。

2010年,美國斯坦福高材生陳歐創立了團美網。而後,團美網變身聚美優品,2012年,陳歐開始在《創新無限》《非你莫屬》頻繁出鏡,陳歐“我為自己代言”的系列廣告橫空出世,聚美優品爆火。

作為當時少有的垂直化妝品電商品牌,聚美優品遇上電商的風口,隨之而來的是資本的青睞。

從成立之初,聚美優品就成功吸引了一系列重量級VC/PE機構,從而迎來了聚美優品的高速發展。

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美妝電商第一股”,發行價達到22美元,開盤價為27.5美元,較發行價大漲22%,市值漲至34.33億美元。

彼時,31歲的陳歐頂著紐交所最年輕中國企業CEO的頭銜,一時間風光無兩,但危機也悄悄來臨。

2014年7月底,有消費者反映用完聚美優品的產品後皮膚過敏,對商品真假提出懷疑。

緊接著,蘭蔻、嬌蘭等國際一線品牌聲明並未與聚美優品合作。隨後,聚美優品重要的第三方供應商祥鵬恆業被曝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售賣山寨服裝手錶等。

在各大媒體的真憑實據下,祥鵬恆業被聚美優品封店處理。當天,聚美優品的股價就下跌7.28%。

隨後聚美優品陷入了嚴重的信任危機、遭遇投資人集體投訴。隨著越來越多負面影響的出現,為渡過危機,聚美優品不得不捨棄售假的第三方平臺業務,聚美優品採用自營+平臺模式,隨之而來的是交易額驟減。

據聚美優品過往財報數據顯示,2015到2018年,聚美優品營收分別為73.4億元、62.8億元、58.2億元、42.9億元,同期用戶數分別為1610萬、1540萬、1510萬、1070萬,下滑幅度不可謂不大。

經營業績持續走低,股價也開始大幅下跌。

從2014年8月18日,股價攀升至歷史高點39.45美元,總市值高達56.5億美元,再到2016年首次提出私有化申請時,股價已經跌至7美元,2年時間不到,聚美優品股價跌去82.25%。

直到今年的第二次私有化完成時,聚美優品股價2美元,總市值2.27億,連剛上市時的零頭都沒有。

兩度提出私有化 聚美優品為什麼非要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優品為什麼非要私有化?

2020年1月13日,聚美優品時隔四年再次拋出私有化方案,稱其已與母公司和買方公司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收購價格為20美元/ADS。隨後,買方團通過要約收購方式收購了超過4034萬股A類普通股,約佔流通中聚美優品已發行A類普通股總量的63.7%。

2月25日,聚美優品發佈公告,公司接受了由陳歐提出的私有化方案,消息公佈後,聚美優品逆市大漲逾26%;4月15日,聚美優品發佈公告,宣佈已與母公司SuperROI Global Holding Limited於2月25日簽署合併協議進行私有化,目前合併計劃已經完成,聚美優品成為母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不再是上市公司;4月27日,聚美優品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From 15文件,宣告正式從紐交所退市。

聚美優品股價長期處於低位徘徊的狀態,始終無法獲得實質性改觀,這或許是聚美選擇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聚美優品這種小盤股,機構投資人不入場,流動性拉不動,未來股價能夠提升的可能性比較低。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全球資本頻頻暴雷的背景下,聚美優品的股價不僅不會上漲,或將跟隨市場波動持續下跌。

因此,繼續付出高昂的成本維持上市公司地位已經沒有實質的意義。私有化完成後,可讓公司不受短期股價漲跌束縛,有利於聚美優品擺脫資本市場束縛,將重心轉向業務層面。

兩度提出私有化 聚美優品為什麼非要從紐交所退市?

曾經風頭一時無兩,創辦近4年就上市美股,再到退市,聚美優品“過山車”式夢幻的旅程僅僅用了10年。而私有化後,聚美優品會走向何方,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