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力做好生態保護這篇“大文章”

4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後再訪陝西,而考察的首站便是秦嶺,他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瞭解秦嶺生態保護工作情況。他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後,在陝西當幹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好則發展好。抓好生態保護、建設生態文明,關係國家未來、關係民生福祉,關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總書記的講話和要求再次為各級黨員幹部戴上了生態保護這個“緊箍咒”,再次警醒生態保護必須緊抓不懈、嚴抓不松、長抓不止,吃祖宗飯砸子孫碗的事絕對不能再幹、決不允許再幹。

生態是賴以生存的根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論述,早已成為人民群眾入腦入心、耳熟能詳的“金句”,早已成為社會的共識、群眾的共識。世界許多文明依靠大江河流而發源,又因環境惡化而衰退甚至毀滅,文明的興衰史告訴我們,社會的一切、我們擁有的一切均取自於自然、依靠於自然、受制於自然,我們的生產生活跟自然生態彼此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緊密聯繫、不可分割。生態好,我們就有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和自然資源,就有良好的生態循環和不斷的收穫供給;生態差了,山水林田湖草這個生命共同體就會散、就會垮,社會與文明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發展的“源頭活水”。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生態環境這個根基,我們必須要加固、必須要築牢、必須要強化。

生態是禁止觸碰的紅線。今日之中國,綠色環保的價值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正在以堅定有力的步伐鏗鏘前行。我們要有抓生態的意識,共抓打保護、不搞大開發,搞經濟建設務必要牢牢守住生態保護這條紅線、環境質量這條底線、資源利用這條上線,無論何時都要把保護生態環境、愛護生態環境放在首位,決不能為了眼前的、短暫的利益,對生態環境視而不見、漠不關心、動刀子開口子,決不能只講索取不講投入、只講發展不講保護、只講利用不講修復。我們要有護生態的武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要確保不觸碰生態保護這條紅線,我們要拿起法律武器、拿起制度武器,對於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亮劍說不,逗硬執行、從嚴懲處,決不能下不為例、決不能輕饒放之,真正讓生態環境紅線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生態是長遠發展的依託。“天育物有時,地生財有限。”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毀之不存,失之不回。生態與發展不是對立的,而是相互促進、和諧共存的,習總書記說過:“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隨著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民群眾都願意去生態環境好的地方生活、工作、旅遊,公司企業都願意去生態環境好的地方投資、發展。因此,我們在算經濟賬、發展賬的同時,更要著重算一算生態賬、環境賬。要堅定堅決貫徹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等發展理念,在發展中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在保護生態環境中充分發揮自然優勢、資源優勢、環境優勢發展社會經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實現經濟效益、發展紅利的最大化、長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