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基本生活資料,看有關與衣相關諸字

衣服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基本生活資料,看有關與衣相關諸字

劉東汶:衣被裁裂袍字義

衣字。

衣服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基本生活資料,看有關與衣相關諸字

衣字是衣服的象形字。由衣部首組成的字均多少具有衣服的某些特質。這些特質可以從下述字中看到。

由衣字組成的詞組有:衣服、衣裳、衣被、大衣、內衣、連衣裙、衣帽、衣冠、衣冠禽獸、製衣廠、衣領、衣褲、衣釦、毛衣、線衣、麻衣、藍衣、紅衣、黃衣、綠衣、紙衣等。

被:衤(衣)+皮。“被”字由“衣+皮”組成,即“被”也是衣服中的一種,可以用作人類身體的遮蔽物,以抵禦風霜雨雪、寒冬酷暑。但是,“被”是人衣服中處在最外面的一種衣物。

被字,本義:睡眠時用以覆體人的身體的夾被、被子。通常稱呼有:棉被、被子、被單、夾被、羽絨被、毛巾被;被窩(覆以棉被,容人安睡的地方),被褥、被臥(睡眠用的被子)等。被,古同“披”,覆蓋。

引申後,“被”字有蓋、遮覆;以及遭遇、遭受,表示受動等意思。

由被字組成的詞組有:棉被、被子、被單、夾被、羽絨被、毛巾被、被窩、被褥、被臥、被覆、澤被後世、被災、被難、被動、被告、被批評、被剝削等。

裁:土+戈+衣。從字面上看,將要製作成衣服或者被褥等衣物的布料或者毛皮,置於地面上,而後用戈等利器按照想好的方案加於裁剪。之所以在地面上裁衣,是因為桌子等傢俱那是生產力發展後才出現的;遠古時,生產力低下,沒有多少傢俱,因此,裁製衣服(最早的衣服應是獸皮製作的)時,將衣服的布料覆蓋在地面上,進行裁製。而後將裁剪好的衣料,經過縫製成為衣物。“裁”,本義:做衣服的第一階段的任務,就是對布料按照衣服的需要進行裁製,剪裁。又由於衣物在裁剪過程中,衣料的一部分被作為邊角餘料而剔出,因此,“裁”字引申後,有刪除、削減的意思。

由裁字組成的詞組有:套裁、剪裁、對裁、裁衣、裁定、裁示(裁決並指示)、裁答(裁決答覆)、裁革(減免)、裁人(裁員,裁減人員)、裁剖(切開)、裁截等。

裂:歹+刂(刀)+衣。歹,象形字,碎塊。歹+刀+衣,表明是用刀把“衣”割成碎塊,這就是“裂”。“裂”字本義:用刀剪將衣服割碎。“裂”字引申開來,就把事物整體遭受損毀的現象都稱為“裂”。比如,地震時,地下開裂了;混凝土安定性能不好,混凝土鼓泡,開裂了;炸彈爆炸時,被裂成許多碎片。等等。

由裂字組成的詞組有:分裂、破裂、決裂、割裂、扯裂、爆裂、裂絕、裂開、裂土、裂地、綻裂、腹裂、裂帛、裂變、裂唇、裂谷、裂果、裂開、裂痕、裂縫、裂口、裂理、裂片、劈裂、裂紋、裂璺、裂隙、裂罅、裂牙、裂殖菌等。

袍:衤(衣)+包。這是一種能夠把除頭部和頸部在外的整個身體,都包裹在裡面的衣服。上衣和褲子只是包裹上身或者下身,而袍子不像上衣和褲子只是包裹整個身體的一部分(上半身或者下半身),而是上半身和下半身都包裹在裡面。一般來說,袍子衣服寬大,穿著較為舒適,但是,衣服不夠緊湊,人穿起來顯得臃腫和散漫些;而人穿西服則顯得精神和精幹,但穿著起來身體感到發緊,比較彆扭和不舒服。因此,又有夾克衫問世,把袍子與西服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既較舒服又不臃腫,也較精幹。

由袍字組成的詞組有:袍服、袍哥、袍笏、袍澤、袍罩兒、袍子、長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袍澤之誼、袍笏登場、袍澤故舊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