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孩子時,多誇孩子努力好過誇孩子聰明

孩子在家做作業,做完跟我說“爸爸,爸爸,你還沒誇我呢”。我不解,原來奶奶在陪著孩子寫作業時每做完一個題總是會誇孩子“你真棒,真聰明!”。而現在也想得到我的表揚。

說實話我不想這麼表揚孩子,或者說不想這麼輕易地表揚。雖然他每做完一件事時小小的心裡充滿無比的激動想和親人分享,但我不建議每件事情都讓他這麼容易得到反饋,更不願意每件事的反饋都歸結於孩子聰明。

表揚孩子時,多誇孩子努力好過誇孩子聰明

頻繁的誇孩子寫作業會打斷他的思考,不利於後期孩子專注力的養成。每做完一件事都要得到家長肯定再做,不利於以後孩子堅持、努力等品質的養成,在即時滿足中長大的孩子在沒有及時得到回報中是難於堅持的。就像為什麼有些孩子會沉迷遊戲,因為只有遊戲才回在你每個操作後都會給你反饋,而且大多是正面反饋。而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是很久才會有反饋,比如作業都是開學才檢查,成績只有考試後才知道,學會在靜默中堅持自己的孩子才能在成長這個長跑中走向勝利。

表揚孩子時,多誇孩子努力好過誇孩子聰明

相對於誇孩子聰明,我更傾向於誇孩子努力。誇他聰明他會趨向於用更聰明,更省力的方式解決問題,學到很多小聰明,卻丟掉了更寶貴的東西。誇他努力能讓他知道自己的付出總會有人看到,總會有好的結果,從而學會堅持,學會忍耐。讓他知道很多東西的獲得,榮譽、財富、情感,往往不是一次耍小聰明得來的,嘴甜、機敏、靈光一現可能在短期內帶來收益,但是能夠經歷時間考驗,經歷成長的還是內在的堅持、誠實,這些才是人最好的品質。

當他長大後取得成就時,他不會站在父母的功勞簿上說我爸爸是誰,我有多聰明;而是說我通過努力獲得了什麼,我擁有怎樣的奮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