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轉載:

5722字 | 10分鐘閱讀

來源 | 升值計(shengzhijjj)文 | 升值君

前不久,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三位發展經濟學者,阿比吉特·班納吉 (Abhijit V.Banerjee)與埃斯特·迪弗洛 (Esther Duflo)和邁克爾·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他們研究的課題是——貧窮。他們第一次以科學的方式解答了有關貧窮的終極問題,為什麼窮人無法擺脫越努力越不幸的怪圈?窮人如何變富?

升值君將結合自己的認知,對窮人擺脫貧困這個話題進行深入解讀。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人思維不存在

勤奮、毅力和節約創造財富。——本傑明·富蘭克林

窮人不喜歡教育,反而喜歡生孩子;

窮人喜歡昂貴低效的私立醫院,不喜歡公立醫院;窮人沉溺於垃圾食品、賭博和遊戲機。

所有這些我們能夠觀察到的現象,都是無數人討伐的窮人思維。

總結起來就是,1、懶,不努力。2、蠢。3、短視。

窮人更懶嗎?按照經濟學家的看法,窮人不僅是懶,甚至還更浪費,窮人往往比富人更容易沉迷垃圾食品,肥皂劇,手機遊戲,短視頻,遊戲機,而且往往還會選擇昂貴的私立醫院,而放棄政府開設的公立醫院。

窮人更蠢嗎?看起來也是的,窮人經常會購買彩票、賭博,窮人也經常經常陷入高利貸的被動境地,拖累自己和家庭陷入債務的泥沼之中。窮人也更短視,大多數窮人如果能夠善於儲蓄,把自己有限的錢財節省下來,去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去接受教育,都可以獲得更多工作機會,但是

窮人往往選擇短期目標,甚至沒有目標的混日子。看起來,這就是窮人原罪。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富蘭克林曾經有一句話,說人生成功秘訣就是:「勤奮、毅力和節約創造財富。」而反觀窮人,既不勤奮,也沒有毅力,甚至連節約都談不上。幾乎與成功人士的成功經驗背道而馳。這也難怪他們陷入一個貧窮循環的泥沼中,越窮,思維越受限,思維越受限,也越貧窮。

這是不是就是某些磚家總結的窮人思維呢?純屬放屁。所謂的窮人思維根本就是某些無良文人對窮人的汙衊,這些垃圾寫手,既不參與經濟生活,也不懂社會的分配,又天生具有軟弱性,本能地舔富仇窮。升值君自己從白手起家,接觸過最底層的窮人,也見識過互聯網新貴和富過三代的老錢。窮人的智商根本就和富人沒有差距,貧民窟裡有聰明絕頂的天才,富人裡也有不學無術的廢材。

窮人所展現出來的愚蠢,根本不是愚蠢,而是他們那個階層的生存智慧。升值君曾經在當年建議過自己老家的一個一貧如洗的表叔,一定要讓幾個孩子好好讀書,念大學,將來改變命運,但是人家根本就不聽,兩個兒子一個學廚師,一個跟師傅學裝修貼磚。

結果呢,當廚師的現在是當地一家飯店的大廚,搞裝修的現在是有名的地板磚師傅,現在找他貼磚的訂單已經排到了2020年,帶著兩個徒弟每週都是上萬的收入。然後我又自作聰明,告訴人家一定要去鄭州買房,別在我們老家地級市買房了,但是人家就是不聽,還是買房買在了我們那個十八線城市。

事後我思考過,他們表面上是短視愚蠢的選擇,其實都是最優選,而我的所謂高屋建瓴的抉擇,其實都是「何不食肉糜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世界上有兩種智慧,或者說兩種理性,一種叫知識理性,一種叫村社理性,窮人不是沒有思考過,但是他們的思考不是個體角度出發的理性,而是村社理性。

受教育上大學固然好,但是學廚師學貼磚,村裡有前輩經驗,能找到老師傅帶著,基本可以保證學出手藝,而上大學需要老師、學生素質都要過硬,我的兩個表弟根本就不是讀書的料;去鄭州買房也許好,但是他們的手藝在我們那個十八線城市,是稀缺資源,到了省城,並沒有多少優勢,而自己的客戶群體其實都在本鄉本土,去了省城並沒有好處,至於房價的跌漲跟他們根本沒有關係。

富人(包括中產)的很多思維習慣,都是個體理性,因為他們的生活經驗告訴他們,可以依賴個體和自己家族的資源搞定問題,能不假借外力不要假以外力。而窮人的很多決策,其實都是基於村社理性,他們必須依賴村社,依賴團體才能抵禦風險,所以他們要考慮他們所在團體的考慮。

比如很多窮人,明明沒有錢,還是要購買大屏幕電視機,買貴的手機,而不是用來投入生產資料用於發展,其實是因為自己社區的鄰居,都買了同樣的商品,如果不買,很容易在社交中陷入被動,而喪失很多村社中的資源。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的父母,明明在家庭經濟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在份子錢、過節送禮等人情往來上投入很多資源。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人最聰明還是窮人最傻

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毛澤東

那麼窮人是不是最聰明呢?毛澤東說,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實際上,這句話也同樣有偏頗。窮人跟富人一樣,既不最聰明,也不更愚蠢。

窮人的村社理性,底層生存智慧,確實有他們的合理性,但是同樣也有自己的侷限性。這些侷限性,跟富人的侷限性一樣,都是愚蠢,但是在公眾輿論中,往往對富人是在嘲笑中更多的是羨慕,而對窮人的嘲諷中夾雜著惡意。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三位經濟學者給出一個更科學的解釋,窮人之所以沒有那些富人應有的「思維 」和「美德 」,因為貧窮的人生活往往有更多的煩惱,所以相對而言,比其他人更加需要那些讓人減輕煩惱的工具——像電視、手機、垃圾食品和遊戲機。

而窮人之所以看起來更蠢,是因為他們隨時處於決策的狀態中,因為他們的生活如風雨飄搖中的小船,隨時被打翻,所以他們必須不斷消耗精力去反覆的思考決策,這就導致他們總是做出最錯誤最短視的選擇。

三位經濟學者把所謂的「窮人思維 」的根源歸結為五點:

1.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窮人的信息來源,往往來自於自己信任的人,這也是村社理性的一個特徵,窮人往往不相信科學,不相信知識,不信賴專業人士,而選擇信任村社中有過經驗的人,這種經驗和智慧一旦出現偏差,就容易出現問題。

《貧窮的本質》中提到很多貧困地區的窮人,他們不清楚給兒童接種疫苗將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費用,不明白基礎教育能夠在未來產生更高的收益,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化肥以提高產量,不知道如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艾滋病,站在他們的角度其實非常正常,因為當一個不懂的術語擺在面前,大多數人不是選擇相信,而是選擇懷疑,而窮人的經濟又比較脆弱,他們無法承擔冒險的代價,冒險的結果往往是崩潰,所以不會冒險相信陌生的信息來源。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2.窮人比富人更容易面對逆境,更難做出正確的決定。

正常人的生活中都會面臨很多決策,窮人和富人差別是,每一個決策都關乎生死。正常人不會因為多花幾塊錢,人生就會出現什麼轉折,但是窮人會,窮人幾十塊錢就影響他們的判斷,所以窮人買東西,總喜歡討價還價,一件衣服,幾塊錢的菜,用半個小時去講價,一定要講下來。

而決策的精力和理性,都是一種智慧,當窮人過多地把自己的智慧和聰明才智用在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上,當他遇到真正關乎命運決策時,窮人的決策往往是錯誤的。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3.窮人在金融槓桿中處於不利地位

在大多數國家,窮人不像得不到銀行的金融服務,但高利貸卻觸手可及,往往使得他們被利息壓得無法翻身,並增加更多不合理的借貸。

金融是一個很重要的槓桿,所有正規的商業銀行,都不會輕易把貸款貸給沒有還款能力的窮人,窮人不是不想變富,但是窮人缺乏啟動資金,又缺乏槓桿,當他們需要使用槓桿時,經常能夠使用的就是高利貸,而高利貸帶來的只能是對窮人的敲骨吸髓。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4.窮人短視無法延遲滿足

窮人的村社理性,有時候會成為他們的阻礙,比如他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你永遠都買不起那臺電冰箱,還是喝杯茶吧 」、「孩子讀書是沒有用的,反正他不夠聰明 」、「存錢有什麼意義,還不如立刻就花掉 」「教育孩子有啥用,多子才能多福。」

窮人總是缺乏長遠規劃能力,也更難以自我控制,中國人總是說窮人愛存錢,其實這是中國文化的一個例外,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對世界大多數的窮人而言,儲蓄的吸引力很小,越是窮人越不愛存錢,因為他們認為目標太遙遠,並往往因為心理因素拒絕延時滿足。越是無法儲蓄,越是無法擺脫「貧困循環 」。

窮人的這種短視非常的魔幻,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窮人壓根不相信有美好的未來。窮人還會把大把錢花在婚嫁喪娶上面,在南非,葬禮花多少錢是有社會規範的,生孩子沒有護理完全靠命瞎養,死了就埋個坑,但是,就是這些窮人,老人的喪禮就得花掉死者一生的積蓄,因艾滋病死去的年輕人是個窮光棍,家裡人還得大操大辦,花掉家庭40%的年收入。(跟中國有些地方很像,活人過得緊緊巴巴,喪事照樣大操大辦)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我們與窮人的差別其實很小,我們真正的優勢在於,很多東西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知道的。——《貧窮的本質》

窮富的差距不是智商的差距,那麼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實際上,窮人和富人的差距是“帶寬”的差別。

經濟學家跟蹤一個名叫肯尼迪的農民,他一直以種地為生,但是由於沒有錢購買足夠的化肥,他就不能通過施肥提升農田產量,之後便更不可能買得起化肥,最終不可避免地陷入螺旋式的下降。

然而有一天,肯尼迪得到了一份免費的化肥,因此當年的收成是前幾年的20倍,他也得到了更多的收入,並用收入買了更多的化肥,從此擺脫了貧困的處境。

有一個經典的問題,直接給窮人錢,到底能不能使窮人擺脫貧困,很多人潛意識認為,不能,為什麼?因為窮人有窮人思維,給了錢,過幾年還是窮。但是很遺憾,經濟學告訴我們,給錢有用。

加拿大的一個貧困小鎮,學者聯合當地政府進行了一項計劃,無條件保證窮人的基本開支,也就是直接給他們錢,看似荒唐的方法持續了2年。後來的調查發現,當地民眾的生活質量顯著提升,這個小鎮的居民健康程度大幅提升,城鎮犯罪率大幅下降,連學生的成績都提高了,而且再不需要政府的財政援助了。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為什麼給錢就有用?

在印度北部某農耕區域,學者分別對豐收以前的農民和豐收以後的農民進行智力測試。結果顯示,在豐收前夕,農民的智商會降低14個單位。那麼對於農民而言,豐收前後的差異是?毫無疑問,他們擁有的財富值發生了變化。

這說明什麼,即使是同一個人,貧窮導致的匱乏,會導致他的智商受限。

這就是《貧窮的本質》告訴我們的:貧窮會限制人的思維寬度,即心智帶寬(同一時間處理多個事件的能力),並消耗人的精力,讓人的行為模式和視野缺乏整體性長遠性的目光。印度農民和肯尼迪一樣,在豐收前夕,農民的全部精力集中在作物耕種,收益計算,而忽略了事物的長期價值,即心理學管窺效應。而肯尼迪,長期一直處於貧窮導致的匱乏狀態,所以根本無暇做長足的打算。

所以窮人總是陷入一個「貧窮循環 」中,他們缺乏攝入有效信息的渠道,而即使他們得到了有效信息,他們也會進行錯判。正如《貧窮的本質》提到的,「我們與窮人的差別其實很小,我們真正的優勢在於,很多東西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知道的。」

富人真正強於窮人的地方在於,他們視野開闊,他們無意中接觸到的信息,實際上是窮人根本得不到的,窮人和富人的差距是信息帶寬的差距和處理信息貸款的差距。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走出貧窮

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原憲

關於窮富有個經典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貢同時也是富豪,他見孔子另一個弟子原憲,看見原憲住著破茅屋,大驚失色說:「原先生你怎麼這麼窮?」

原憲說,我聽說,無財曰貧,無路曰窮,我現在沒錢是貧,不是窮。原憲說得對,貧窮貧窮,我們總是連在一起說,但是貧和窮是分開的,用今天這個理論說,貧是沒有啟動資金,窮是帶寬受限。

原憲確實無財,但是他畢竟是孔子弟子,只要他想,隨時可以獲得中產乃至貴族生活。普通窮人的問題在哪裡呢?在於帶寬受限。

原憲的原話,用的甚至不是窮,而是直接用了一個字,病。貧窮的本意就是受困,無路可走,甚至直接點說,貧窮是一種疾病,病態。一旦陷入這種病態中,就很難擺脫。

這就是下圖中左邊窮人反覆進行的循環,如果想擺脫貧困,那麼只有一種方法,就是以外力加強帶寬,要麼是信息的強輸入,要麼是金錢的灌入。

所以,何以解憂,唯有暴富是對的,無論是經濟的暴富還是知識的暴富都非常有用。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請我們暫時回到我的表叔和兩個表哥,他們兩個屬於窮人變富的典型,而他們家之所以發家致富,其實不是因為他們更聰明或者更能幹,而是無意中拓寬了自己的信息帶寬,電視上的新東方烹飪學校的廣告讓我的大表弟有了當廚師的夢想,(新東方看到請給我廣告費),而同村的其他裝修師傅帶二表弟進入了裝修這個暴利行業。

他們的村社理性,無意中,幫他們拓寬了帶寬,這本來是教育應該起到的作用,他們卻幸運地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很多人的村社理性,只能把他們帶到洗頭房。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沒有印度和非洲貧民那麼貧窮,跳出農門只需要那麼一點點努力,而對於更貧窮的人,諾貝爾獎得主給出的答案是:考公務員。

全世界的政府公務員都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可以為窮人提供穩定的現金流,而且可以獲取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對於窮人信息帶寬的擴充和處理信息帶寬的能力都是一個質的飛躍。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這跟《窮爸爸,富爸爸》裡的現金流遊戲有異曲同工之妙,市面上解讀《窮爸爸,富爸爸》的很多,一般人都會說幾個詞,「睡後收入 」,「被動收入 」,「房產投資 」,其實《窮爸爸富爸爸》的核心觀點是一個叫做「老鼠賽跑 」的遊戲,他跟房產投資沒有一毛錢關係,這個遊戲的規則是,當你的現金流比較少的時候,你就必須跟其他「老鼠 」玩一個賽跑遊戲,直到你的現金流擴大到工資收入的數倍,你就會坐上汽車,進入快速通道,各種暴富機會蜂擁而至。

這與三位諾獎得主的研究不謀而合,怎麼擺脫貧困?怎麼變富?

其實這是一個問題,有些人總是說階層固化,其實要實現階層躍遷,關鍵就是擴大信息帶寬,或者更深入一點,在有穩定收入(現金流)的基礎上,儘可能擴大信息帶寬。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窮二代怎麼跳出「貧窮循環 」

所以無非就是兩個渠道,第一個渠道,是保證你的工作有穩定現金流,讓你不至於影響你對生活的判斷能力(處理帶寬能力),至於這份工作的工資有多少並不那麼重要,最重要的不是你能賺到多少錢,是你能存下多少錢,這時候儲蓄和節儉非常重要,也就是富蘭克林說的,節約創造財富,很多不必要的奢侈品和消費都可以減少;

第二個渠道,就是保證你的信息獲取帶寬,要獲取有效信息。互聯網的一大悲劇就是,在信息極大豐富的同時,垃圾信息也極大豐富,我們這個時代,有效的信息消失在了垃圾信息的汪洋大海。

你所知道的很多垃圾視頻軟件,必須戒掉,因為他們嚴重佔據信息帶寬,用這些時間去接受教育,讀更多深度的書籍,多讀一些高價值的文章。

至於父母勸你考公務員,要不要考公務員,完全取決於以你獲取信息的能力,報考的公務員職位是否能拓寬你的信息帶寬。然後你父母如果反對,可以把這篇文章甩給他們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