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最近由於疫情影響,清華北大做過聯合調查,上千家中小企業中,有34%在不開工的情況下維持1個月,33%可以維持2個月,不到18%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只有10%的企業能夠維持6個月。企業這疫情面前表現的如此脆弱,那麼我們看看普通中產家庭呢?

結合這兩年環境的變化,今天我重新看了一遍,廣發銀行和西南財經大學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通過數據分析,揭示中國城市家庭財富管理存在“五大不合理現象”,這也是導致家庭財富管理得分偏低的重要原因:

一是,家庭住房資產佔比過高,擠壓了金融資產配置。數據顯示,住房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77.7%,遠高於美國的34.6%;而金融資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僅為11.8%,在美國這一比例為42.6%。較高的房產比例吸收了家庭過多的流動性,擠壓了家庭的金融資產配置。(這次疫情可以看出我們中產是多麼脆弱,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這個雷遲早會爆)


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二是,在投資理財產品時,過半家庭不接受本金有任何損失,剛性兌付要求較強。數據顯示,54.6%的家庭不希望本金有任何損失,同時又期望較高的理財收益。(這兩年P2P暴雷,這些人已經損失慘重,血本無歸)


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三是,家庭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回報週期普遍較短,缺少長期理財規劃。對於可接受的銀行理財產品的回報週期,選擇3個月內、3-6個月、6-12個月的家庭佔比分別為35.8%、37.2%和33.7%,可見大多數家庭接受的是1年及以下的回報週期。(監管要求銀行打破剛性兌付,清理影子銀行,表外資產回表內,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暴露出來)


四是,家庭的投資品類缺乏多樣性。數據顯示,67.7%的中國家庭僅僅擁有一種投資品,22.7%的中國家庭擁有兩種投資品,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家庭僅僅佔到10.6%。對比我國和美國家庭投資品種的多樣性,擁有三種或者三種以上投資品的美國家庭佔比高達61%。(中國大多人持有的資產是房子,房價下跌這個風險遲早會暴露,會伴隨著一批中產的消失)


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五是,家庭商業保險參保率偏低,僅有不到15%的家庭成員擁有商業保險,且家庭更願意為未成年子女投保,忽視對家庭頂樑柱的保障,10-18歲家庭成員參保率最高,為21.3%,其次為10歲以下家庭成員,參保率為19.5%。(這個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投保人保險知識缺少、保險意識的薄弱、保險從業人員的誤導;中國家庭抵禦風險能力較差,隨著人口老齡化,對未來越來越沒有安全感,保險需求潛力巨大)


一次疫情,讓一箇中產家庭表現的如此脆弱?

這兩年的經濟的變化,中產家庭面臨的風險在逐漸暴露,中年危機的壓力越來越大,假設一次疫情讓你失去工作,接下來的風險你能承受住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