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受理 精準辦理 把信訪舉報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王卓

近日,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打古鎮紀委幹部來到興蓮村7組高勇家反饋檢舉控告處理結果。“感謝紀委幫我們要回造林補貼,我們很滿意!”高勇緊緊握住紀委幹部的手。

半年前,高勇和4名村民來到納溪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反映“100多畝林地的補助資金被村幹部私吞”一事。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即刻將相關檢舉控告移交打古鎮紀委辦理。鎮紀委成立調查組進行核查,發現村委會主任李海成誤將興蓮村7組低產低效林項目補助資金髮放至8組,同時存在其他違紀問題。鎮紀委作出李海成延長入黨預備期一年處理,並督促鎮林業站追回10730元補助金重新發放。

紀檢監察信訪舉報工作是紀檢監察機關密切聯繫群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重要的群眾工作。《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明確要求,紀檢監察機關應當負責任地接待來訪人員,耐心聽取其反映問題,做好解疑釋惑和情緒疏導工作,妥善處理問題。

“信訪舉報工作直面群眾、直面問題矛盾,信訪舉報幹部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直接影響紀檢監察機關在群眾心中的形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信訪室有關負責人表示,“信訪舉報工作要堅持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到哪裡,政治監督就跟進到哪裡,及時回應群眾關切,把群眾利益維護到位。要強化宗旨意識,帶著感情做好工作,既要推動問題解決到位,也要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

4月2日,正在福建省泰寧縣朱口鎮王坑村入戶走訪的鎮紀委書記鄭丁賢,接到一名群眾的感謝電話。“正因為你們的幫助,我才順利地拿回了10年前的舊房拆除押金……”

原來,3月底,鄭丁賢和同事在鎮紀委辦公室的門口遇到前來反映問題的渠高村村民邱榮志。“這一萬塊錢是從2010年洪災安置之後就押在村裡的舊房拆除押金。票據因為時間久遠丟失了,村裡卻說沒有登記父親的名字,你們一定要幫我拿到這筆錢啊……”說著邱榮志掏出了舉報信。

鄭丁賢很快作出判斷——這是一個紀檢監察業務範圍外的信訪件。他耐心疏導邱榮志的情緒,並陪同他來到鎮經管站查閱相關賬冊。原來早先登記的名字是邱母。在工作人員引導下,邱榮志最終拿到押金。“老人年紀大記錯了,我又不瞭解當時的具體情況,錯怪了村裡。”邱榮志滿懷歉意說道,一場誤會順利消除。

“不屬於紀檢監察機關受理範圍的,也要為群眾想辦法、出主意、指出路,讓他們清楚‘到哪裡去、該怎麼辦’,不能簡單一推了之,這樣才能把信訪舉報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鄭丁賢告訴記者。

聚焦扶貧、民生等領域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各地紀委監委建立重點問題臺賬,堅持“分級負責、分工處理”原則,推動群眾反映問題臺賬“動態清零”。

4月初,得知先前被截留私分的1.3萬元危房改造款到賬,廣東省廣寧縣五和鎮下源村貧困戶祝伯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落地。

去年7月,收到群眾對五和鎮幹部翁某強等人貪汙危房改造款的舉報信後,廣寧縣紀委監委迅速啟動核查程序。同年12月,翁某強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涉及該案的另外4名鎮、村幹部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他們截留私分的12.2萬元危房改造款被全部追回、退還給9名貧困戶。

《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施行以來,廣寧縣紀委監委建立涉及扶貧領域涉嫌違紀問題信訪舉報件工作臺賬,嚴格落實信訪舉報問題線索“日清、週轉、月報、季結”工作制度。“從受理、登記錄入、呈送籤批到轉辦交辦,實現全流程統一管理,各環節之間‘無縫對接’,並定期對相關轉辦、交辦件進行統計、梳理和對賬,確保扶貧領域信訪舉報處置‘零暫存’。”廣寧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代主任羅錦秀介紹,今年涉及扶貧領域信訪舉報已全部辦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