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心動所謂的「長期價值」到底是什麼?

4月28日晚,心動網絡CEO黃一孟發佈了一封長約5000字的致股東信。

一般這種公開信都有套路,比如先回首去年業績的輝煌,再展望今年業績的增長,最後給股東們打一針雞血,喝一碗雞湯。但在信中,黃一孟卻老老實實地講了講業務規劃和即將面臨的挑戰,然後在結尾附上了這樣一段「耿直」的話:

對於心動公司,我們關心的只有公司的長期“價值”,而非短期“股價”。確保所有的決策都能符合公司長期“價值”的增長,把信息儘可能透明地公開給投資人,是我對投資人的最大責任,而不是大家手中股票下一週、下一月、下一年盈虧與否。

更絕的是,黃一孟不僅沒有在信中給出2020年的業績目標,還引用了一句巴菲特的名言……

巴菲特曾說:“芒格和我不僅不知道伯克希爾下一年的盈利水平,甚至不知道下一個季度的盈利如何。對於那些一貫聲稱能夠預知未來的CEO們,我們抱懷疑態度。如果他們總是能達到他們預測的目標,我們對其會是徹頭徹尾的懷疑。”

看完這封信,我猜不少短線投資者都會眼前一黑:眼下市場形勢撲朔迷離,遊戲股起伏不定,昨天你們的《深淵地平線》剛剛拿到版號,非但不借此吹一波利好,還要寫這樣一封信……黃老闆啊黃老闆,你這是什麼意思?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心動網絡CEO黃一孟

為什麼黃一孟要寫這樣一封致股東信?心動所謂的「長期價值」到底是什麼?通過研究這封信,葡萄君試圖找到一些答案。

心動的戰略打法

在信件開頭,黃一孟這樣描述心動的戰略:

靠遊戲研發和發行為TapTap提供最優質的獨家內容,靠獨家內容驅動TapTap用戶增長,靠TapTap自身的產品運營優勢留下用戶、產生收入,然後再通過TapTap反哺第一方和第三方的內容創作,從而產生更多優質內容,繼續驅動TapTap的進一步成長。

短短一段話中,「TapTap」出現了5次,可見它對於心動的價值,對此黃一孟給出瞭如下解釋:

1. 獨家內容是TapTap最主要的增長來源。黃一孟稱這個結論並不新鮮,因為主機遊戲平臺、視頻平臺打到最後,都會面臨自制內容的決戰。

2. TapTap能提升心動遊戲項目的ROI。考慮到獨家內容對TapTap的價值,心動在立項的時候可以重新估算項目的ROI,從而嘗試前期ROI偏低,但市場潛力巨大的品類;或製作難度巨大,需要長期打磨的產品。而這類產品往往更受用戶期待,面臨的競爭更小。

3. TapTap能在立項、預熱、測試等方面反哺心動的產品。這一點很好理解。之前黃一孟也告訴葡萄君,心動代理產品的標準,「本質上和TapTap編輯要不要推薦這款遊戲是一個問題。」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圍繞這一模式,心動的業務打法就比較好理解了。

首先是繼續完善TapTap。在產品層面,他們準備用AI算法進行首頁遊戲推薦,改版社區;在服務層面,他們把為心動遊戲提供服務的技術部門,改組成了TapTap的開發者服務部門,為開發者提供更多的技術工具和服務。

他們還準備搭建一套適用於全球多語言、多規則的底層框架,以打通全球用戶的數據。一旦TapTap的全球化取得成功,那在遊戲出海的大背景下,它將擁有比現在大得多的潛力。

其次是補足自己的研發實力。2019年5月,黃一孟曾在虛幻引擎技術開放日上表示,心動已經立項了3個用UE4製作的遊戲項目。

很多朋友會說我們這樣級別的公司最好不要碰(虛幻)……但它能給我們一個高標準:要做世界級的產品,需要有怎樣的投入和積累。因為未來我們公司的發展只有一條路,就是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做出優秀的遊戲產品。

而這個決策的基礎,就是「TapTap能提升心動遊戲項目ROI」。畢竟心動此前並不以技術、美術見長,而UE4的坑又非常大,往往需要數年和數億的投入。

最後在上述幾點的基礎上,心動立項了一批差異化的產品。黃一孟說他們有三個項目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而且每個項目看起來都很有野心。

第一款是生活模擬社交遊戲《創想世界》(暫定名)。玩家可以扮演一位小鎮中的居民,打工、生活、社交、裝扮和搭建自己的家。這款遊戲立項已經2年,黃一孟說《動森》讓他們對這個品類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有了更大的預期。今年心動準備投入更多資源,讓它儘早上線測試,作為一個高DAU的大品類慢慢培養。

據我瞭解,心動為這個項目專門聘請了一位擅長品類創新的製作人。而且根據之前黃一孟在我一條朋友圈(關於《動森》)下面的回覆,他們還要嘗試新的商業模式。可以想象,這個團隊應該會經歷漫長的試錯和調優。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第二款是日式少女風的MMO《項目A》(暫定名)。他們準備基於UE4,把MMO的高質量內容與卡牌的易上手、輕系統結合起來,具體計劃會在CJ期間對外公佈。

第三款是同樣基於UE4的暗黑類手遊《火炬之光:無限》。黃一孟稱,他們會保留裝備技能無限搭配和賽季內容的設定,不會把遊戲做成售賣數值的MMO。

除此之外,心動還有休閒競技、基於UE4的RPG、放置掛機、像素風的王道SRPG(戰棋)等多個在研項目。

黃一孟稱,現在心動的所有項目都是「靠核心玩法驅動、全球化題材、且不依賴買量的風格獨特的遊戲產品。在付費系統的設計上,我們傾向於通過持續提供豐富可玩內容而非增加數值系統,來賺取玩家的打賞錢,持續穩定的培養用戶。」

可以看出,從業務模式到產品佈局,心動都和常規的遊戲公司完全不同:它在為3-5年之後,甚至更遠的未來下賭注。

心動所謂的「長期價值」

一名業內的朋友曾跟我講,心動有點兒像B站,都是面向年輕人,面向未來的公司。這個描述還真有點兒符合心動的氣質。

在還沒有TapTap的時候,黃一孟就投資過不少獨立團隊。他們或許不太賺錢,但這種做法幫助早期的TapTap獲取了不少創新產品,吸引了一批活躍的年輕用戶。

更微妙的是,去年12月心動登陸港股的時候,字節跳動、米哈遊、莉莉絲、疊紙曾共同作為基石投資者,認購了它2300萬美元的股票——要知道,有機構將後三者統稱為「Z世代遊戲公司」。

要知道,心動曾是流量生意和渠道聯運的獲利者,數值頁遊《神仙道》是它的王牌產品。可短短几年過去,它已經擺脫了之前的慣性,建立了一套新的商業模式,開始為玩家而非渠道做遊戲,探索全球化、創新玩法和更豐富的內容。

不過為了理想中的未來,心動需要在當下先付出代價。

正如黃一孟所說,這些業務方向對研發、運營、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必須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人才上面,這將是非常龐大的一筆開支。橫向對比,米哈遊總裁劉偉曾表示《原神》的成本超過1億美元,而這還只是一個項目。

而且從目前的存量市場來看,國內遊戲行業依舊是傳統品類的天下。根據現有的產品規劃,2020年心動也未必會有飛躍式的增長。所以黃一孟才說,今年他們更看重研發能力的提升而非公司收入的提升,更看重用戶規模的提升而非公司利潤的提升。

當然,現在討論心動能不能做到這一切還為時尚早。但在私心裡,我希望黃一孟在信中對股東講的故事能在未來實現——想象一下吧,一個靠核心玩法驅動,靠豐富的可玩內容而非數值獲利的遊戲世界……我甚至不在乎實現它的是誰。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2019年專訪黃一孟

2016年專訪黃一孟

TapTap:革命路上

心動CEO黃一孟耿直地對股東們交了底


Vtuber|騎砍2|動森經濟學|原神

遊戲公會20年|Q2產品|廣東遊戲監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