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從4月底開始,全國各地2020年秋季小學入學陸續招生,我家姐姐也是今年上小學。

她幼兒園大班有家長問我:“今年情況特殊,線下幼小銜接班報不了,這幼小銜接怎麼搞啊?線上的幼小銜接班你報了嗎?哪個好啊?”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呃……幼小銜接班,我沒有報過啊。”之所以這樣回答,不是因為我有所保留,是因為我真的沒有給孩子報任何幼小銜接班,覺得沒必要。

一來,大部分幼小銜接班教的內容,我家姐姐都已經掌握了。再者,我認為幼小銜接最重要的準備並不是拼音、認字和加減法,而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是潛移默化的過程,知識儲備不是靠突擊

就拿數學來說,現在的小學試題,出的越來越靈活,已經不只是_+_=_,這樣直截了當的考法,命題的一大趨勢就是應用性強,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有研究指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啟蒙敏感期。

從2歲開始,孩子會對數字、秩序、空間位置、對應關係、形色分類、邏輯關係等突然發生極大興趣,有著強烈的求知慾。

這時孩子的吸收能力是最強的,是思維發展關鍵期,最容易拉開差距。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如果我們能夠抓住這幾年的關鍵期,將數學啟蒙在生活中實現,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其實,在生活中進行數學啟蒙很簡單,因為我們的生活本來就離不開數學。

我家姐姐愛吃火龍果,帶她一起去超市買,三塊錢一個,我問她買三個需要多少錢?這不就是現成的數學應用題嗎?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和她一起玩摺紙,她學會對角線是哪條線;和她一起糊風箏,她學會風箏的兩根骨架是相互垂直的。

認鐘錶的過程中,學會順時針和逆時針。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只要家長用心,讓孩子積極的參與到生活中來,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吸取知識的課堂。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我相信,這樣潛移默化的知識積累,勝過一個暑期幼小銜接班的突擊。

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跳出幼升小焦慮,把眼光放的長遠一點就會發現:學習這件事其實早就開始了,有著良好學習習慣的孩子,往往可以走的更遠。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家庭教育恰恰是學習習慣養成的基礎。

心理學研究表明:從小學生的心理依賴和行為定型來說,家庭和家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培養學習主動性,身教更勝於言傳。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父母的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榜樣示範作用。

我記得教育專家尹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講述了她是如何引導小學二年級的女兒圓圓接觸並愛上閱讀純文字書籍的。

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自己先捧起書本饒有興致的閱讀,孩子自然會被吸引。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我在家也是如法炮製,有時間就努力讓自己放下手機,拿起書本。

有一回,我自己讀到有趣的地方,不禁笑出聲來。我家姐姐湊過來一定要我講看到什麼好笑的故事。

她發現我的書沒有圖畫全是字,一臉嚴肅地對我說:“媽媽,我看我需要加快識字了。”

我:“為什麼?寶貝?”

姐姐一臉惋惜的樣子:“這麼有趣的書我都看不懂,也太可惜了吧!”

試想:如果爸爸抱著手機玩遊戲,媽媽葛優躺手機淘寶,卻唯獨命令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孩子的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2. 多多鼓勵,讓孩子對學習充滿信心。

孩子的主動性,取決於他的自尊是否健全。自尊健全的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

自尊來自對孩子的欣賞和鼓勵,孩子對了,及時表揚;做錯了,心平氣和教給他正確的做法。

表揚孩子時,越具體效果越好,越真誠效果越好。

比如姐姐拿她畫的畫給我看時,我不會只說:“寶貝你畫得真棒!好漂亮啊!”

我會這麼說:“寶貝,你畫的太陽媽媽看到就覺得暖洋洋的,這朵雲像只小胖豬,那朵雲像……”

要發自內心的欣賞和讚美、尊重,讓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誠,才能激發出孩子內心的力量,並不斷強大。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鼓勵和表揚不應以結果為導向,在教育過程中,鼓勵和表揚能讓孩子產生自信和勇氣,這樣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才能夠重新站起來,勇往直前。

如果從一開始,我們就把力氣花在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情和自信上、也幫他做好了面對未來挑戰的準備,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作為最瞭解孩子的家長,去發現他的優點,及時肯定和鼓勵;尋找他的短板,想辦法提升和補齊。

又是一年入學季,幼小銜接班,不報又如何?

再貴的幼小銜接班,都不如一個好的學習習慣;認真讀一本書、專心完成作業、安排好一天的時間,是讓孩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真正內核。

關注我@有氧育兒,分享育兒點滴,陪伴孩子共同成長。#我的育兒日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