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从4月底开始,全国各地2020年秋季小学入学陆续招生,我家姐姐也是今年上小学。

她幼儿园大班有家长问我:“今年情况特殊,线下幼小衔接班报不了,这幼小衔接怎么搞啊?线上的幼小衔接班你报了吗?哪个好啊?”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呃……幼小衔接班,我没有报过啊。”之所以这样回答,不是因为我有所保留,是因为我真的没有给孩子报任何幼小衔接班,觉得没必要。

一来,大部分幼小衔接班教的内容,我家姐姐都已经掌握了。再者,我认为幼小衔接最重要的准备并不是拼音、认字和加减法,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过程,知识储备不是靠突击

就拿数学来说,现在的小学试题,出的越来越灵活,已经不只是_+_=_,这样直截了当的考法,命题的一大趋势就是应用性强,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有研究指出,2~6岁是孩子的数学启蒙敏感期。

从2岁开始,孩子会对数字、秩序、空间位置、对应关系、形色分类、逻辑关系等突然发生极大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孩子的吸收能力是最强的,是思维发展关键期,最容易拉开差距。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几年的关键期,将数学启蒙在生活中实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其实,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启蒙很简单,因为我们的生活本来就离不开数学。

我家姐姐爱吃火龙果,带她一起去超市买,三块钱一个,我问她买三个需要多少钱?这不就是现成的数学应用题吗?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和她一起玩折纸,她学会对角线是哪条线;和她一起糊风筝,她学会风筝的两根骨架是相互垂直的。

认钟表的过程中,学会顺时针和逆时针。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只要家长用心,让孩子积极的参与到生活中来,日常生活就是最好的吸取知识的课堂。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我相信,这样潜移默化的知识积累,胜过一个暑期幼小衔接班的突击。

幼小衔接,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跳出幼升小焦虑,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就会发现:学习这件事其实早就开始了,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往往可以走的更远。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家庭教育恰恰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学生的心理依赖和行为定型来说,家庭和家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培养学习主动性,身教更胜于言传。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做父母的要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我记得教育专家尹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讲述了她是如何引导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圆圆接触并爱上阅读纯文字书籍的。

做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先捧起书本饶有兴致的阅读,孩子自然会被吸引。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我在家也是如法炮制,有时间就努力让自己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有一回,我自己读到有趣的地方,不禁笑出声来。我家姐姐凑过来一定要我讲看到什么好笑的故事。

她发现我的书没有图画全是字,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妈妈,我看我需要加快识字了。”

我:“为什么?宝贝?”

姐姐一脸惋惜的样子:“这么有趣的书我都看不懂,也太可惜了吧!”

试想:如果爸爸抱着手机玩游戏,妈妈葛优躺手机淘宝,却唯独命令孩子去学这个学那个,孩子的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2. 多多鼓励,让孩子对学习充满信心。

孩子的主动性,取决于他的自尊是否健全。自尊健全的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自尊来自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孩子对了,及时表扬;做错了,心平气和教给他正确的做法。

表扬孩子时,越具体效果越好,越真诚效果越好。

比如姐姐拿她画的画给我看时,我不会只说:“宝贝你画得真棒!好漂亮啊!”

我会这么说:“宝贝,你画的太阳妈妈看到就觉得暖洋洋的,这朵云像只小胖猪,那朵云像……”

要发自内心的欣赏和赞美、尊重,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真诚,才能激发出孩子内心的力量,并不断强大。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鼓励和表扬不应以结果为导向,在教育过程中,鼓励和表扬能让孩子产生自信和勇气,这样孩子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才能够重新站起来,勇往直前。

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就把力气花在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情和自信上、也帮他做好了面对未来挑战的准备,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作为最了解孩子的家长,去发现他的优点,及时肯定和鼓励;寻找他的短板,想办法提升和补齐。

又是一年入学季,幼小衔接班,不报又如何?

再贵的幼小衔接班,都不如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认真读一本书、专心完成作业、安排好一天的时间,是让孩子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真正内核。

关注我@有氧育儿,分享育儿点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我的育儿日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