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非典“老兵”搭建戰“疫”陣地

“做好準備!病人馬上就到。”1月21日,距大年三十還有兩天,北京佑安醫院醫務處處長鬍中傑接到一個緊急電話,準備接收第一位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此時,院內還收治著二三百名普通患者。騰出病區、抽調醫護人員、梳理流程、制定動線……放下電話,這位經歷過非典的“老兵”沉著冷靜,迅速在腦海中勾勒著搭建戰“疫”陣地的“圖紙”。

抗非典“老兵”搭建戰“疫”陣地

2003年“非典”期間,胡中傑是第一批進入“非典”病房的醫生,一直堅持到最後一名患者出院。當年,他就參與組建了佑安醫院第一個“非典”病房。17年後,“老兵”再次上陣。此次,他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騰床,不難。難的是幾天時間內,迅速轉成戰時狀態,人員動員、物資準備、應急預案、流程梳理,要保證在救治病人的同時,不出現院內感染。“我要對患者負責,也要對我們的醫務人員負責!”

抗非典“老兵”搭建戰“疫”陣地

胡中傑開始了24小時連軸轉工作模式。先組建現場指揮部,成立包括救治專家組、醫院感染控制組、疾病控制組在內的八個專業組;再分區,嚴格醫院分區管理;制定“動線”,確保新冠肺炎患者的動線不與其他病人交叉;培訓考核醫護人員穿脫防護用品……

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難題等著他協調。核酸檢測,對實驗室條件要求很高,為了在本院就能完成檢測,加快疑似病例的排除速度,胡中傑帶著各部門創造條件,只用了一天時間,就在隔離病區改造出獨立實驗室。同樣在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又單獨開闢出一間CT室,專門用於新冠肺炎患者的檢查。

有了“非典”經驗,胡中傑把一切能想到的都做在前面。

抗非典“老兵”搭建戰“疫”陣地

為了保證一線醫務人員有良好的休息條件,並最大限度降低潛在感染風險,醫院先後騰出兩個病區,安排專人管理,配全生活用品。後來休息區搬至附近賓館後,又請了心理醫生隨時提供心理諮詢服務,讓一線人員沒有後顧之憂。讓胡中傑感動的是,很多一線人員本人或家庭儘管面臨重重困難,但面對醫院的詢問,沒有一個人提出要求。

抗非典“老兵”搭建戰“疫”陣地

素描:琚理

在胡中傑的協調下,醫院開設了兩間過渡病房,將急需住院的患者安排在此等待新冠病毒篩查結果,再轉至普通病房,最大程度降低患者和醫務人員的感染風險。他還積極與其他兄弟醫院分享工作經驗,共克時艱。

在傳染病防治一線奮戰25年,胡中傑對患者的病痛、處境感同身受。“很多患者都是確診後直接送到醫院,身上什麼生活用品也沒帶,我們不能看著不管。”他主動為入院患者提供裝有洗漱用品等在內的“裝備包”,為經濟困難的患者開放窗口,為患者組織心理疏導,千方百計解除生理和心理上的病痛。

“與當年‘非典’相比,這次防疫無論從醫療環境還是作戰經驗,都已經提升了太多。”胡中傑說他並不覺得辛苦。不過患者入院最頻繁的時候,胡中傑有時一天只能在辦公室沙發上睡兩個小時。因為每個患者入院,都要經過他協調各個環節,直至患者安全運至病區入口。自春節前開始,他已百日無休了。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宏陽

編輯 蔡文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