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走進雙喜樓蘭位於長沙紅星市場的其中一個檔口,引入眼簾的便是滿眼的哈密瓜。這些從海南遠道而來的哈密瓜都有一個喜慶的名字——“

雙囍樓蘭·小蜜”。近幾年,不少果批商都開始跑產地,做品牌,而早在04年,雙喜樓蘭老闆張克喜,已經和新疆、海南的基地合作,產地直髮模式已經持續了15年。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喜樓蘭其中一個檔口

目前,雙喜樓蘭在整個長沙紅星市場乃至湖南市場都頗有名氣。面對芝青的驚歎,張克喜只是微笑道:整個世界變化很快,市場競爭也很大,我們要與時俱進,繼續努力。

前瞻視角,銷售線上線下齊發力

張克喜還沒做果批商前,做的是水果配送服務。給賓館、酒店和超市配送多了,體量慢慢增大,普通的果批商已經滿足不了他的配送需求,他便開始到全國各地的產地尋找貨源

“吃得苦,不怕死,耐得煩。”這3個湖南商人的特質,在張克喜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2004年,他開始進入水果批發行業,第一件事,就是做產地直髮。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喜樓蘭

“當年我是考慮到以後的模式也是從源頭抓起,省去中間環節,保證品質。所以就算做產地直髮辛苦、投資又大,最開始還得不到客戶的選擇,我還是堅持走這條路。”懂得未雨綢繆的張克喜,即便在起步階段遇到不少困難,但還是慢慢成長起來,如今年銷額高達一個多億,今年有望突破2億

雙喜樓蘭創立伊始,張克喜便有品牌意識。他除了產地直髮,還把“雙囍樓蘭”註冊了商標,把自家出品的每一種水果都貼上了“雙囍樓蘭”的標籤。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囍樓蘭·小蜜

現今,當普通果批商意識到要做產地直髮,自建品牌時,張克喜考慮的是拓寬下游銷售渠道。於是,雙喜樓蘭與湖南區域最大的商超品牌芙蓉興盛達成合作,在興盛優選APP上架自家的水果。

“我們是希望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起來,把生意越做越好。”張克喜說,他的客戶群體很廣,有二批商、三批商,也有零售散客。無論面對怎樣的客戶,線上還是線下,雙喜樓蘭的水果品質都一樣好。

同在藍天下,共享雙喜瓜

雙喜樓蘭在長沙紅星市場,佔地200多㎡,主營熱帶水果與新疆哈密瓜,在海南和新疆都有自己的生產基地。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搬運工在卸貨

15年裡,雙喜樓蘭在“同在藍天下,共享雙喜瓜”理念指引下,業務和規模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和壯大。張克喜把家裡的兄弟姐妹也帶入行,秉承著誠實、守信的經營理念,以勤勞、精明、家族式等經營方式,傳承著湘商精神。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喜樓蘭檔口

生意人都講“誠信是金”,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經商的十幾年裡,張克喜見過市場上有些人會因賣貨時短斤缺兩給客戶而覺得自己賺便宜,但最後的生意都做不長遠。張克喜認為,果品經營中,

誠信是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在年銷量和生意規模逐漸增大的情況,複雜的賬目和難以收回的欠款,成了他一直想解決的心結。

早在去年,雙喜樓蘭也使用了一些進銷存軟件,但功能並不匹配。今年,經朋友介紹,接觸了芝麻地並順利上線,庫存、欠款問題迎刃而解。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張克喜的弟弟接受芝麻地採訪


“我6月份在接觸到芝麻地,當天就交了錢,因為這款軟件在我們市場的口碑不錯,工作人員的服務也貼心到位。”張克喜表示,在上線培訓前後,即便他沒有打電話,芝麻地實施人員也隔天到市場,一步一步,教會他所有功能。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喜樓蘭實施現場

在剛過去的週末,雙喜樓蘭也受邀參加了第三屆中國(長沙)果品產業博覽會,作為湖南著名農產品品牌之一,“雙囍樓蘭·小蜜”哈密瓜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水果了。在展會上,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被吸引,來到展臺前品嚐。

專訪雙喜樓蘭|年銷售額破億,這些經營模式,他15年前就在踐行

△雙喜樓蘭參展

瓜是拿來吃的,不是拿來看的。”張克喜說,除了誠信,水果的品質和口感是一個雙喜樓蘭的“生命線”。用品質做生意,客戶才會越來越多,這是他作為湖南商人始終堅持的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