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字洞”讓路!蕪湖這家受過國字號表彰的水泥廠拆了

4月28日上午,位於繁昌縣孫村鎮人字洞遺址旁的紅花山水泥公司開始拆除。


為“人字洞”讓路!蕪湖這家受過國字號表彰的水泥廠拆了


紅花山水泥公司原是繁昌縣第三水泥廠,建於上世紀80年代。後來因經營不善,第三水泥廠瀕臨倒閉,當地著名企業家俞乃平臨危受命,接手企業,易名為紅花山水泥公司。公司先後榮獲“中國雙優民營企業”、“安徽省民營企業100強”、“安徽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紅花山”水泥商標被認定為安徽省著名商標,成為改革開放時代安徽鄉鎮企業的排頭兵。


為“人字洞”讓路!蕪湖這家受過國字號表彰的水泥廠拆了


紅花山水泥公司附近,便是大名鼎鼎的人字洞遺址。1984年,工人在開採石頭時發現了動物化石,上交到國家文物局,隨後人字洞遺址被認定為舊石器時代古遺址,其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對於研究早期人類活動環境背景具有重要意義。 2006年5月,人字洞遺址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人字洞”讓路!蕪湖這家受過國字號表彰的水泥廠拆了


進入新時代,紅花山集團更加深刻地意識到,雖然企業經濟效益長期向好,但水泥產業的粗放式生產經營模式,對周邊的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紅花山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堅定不移走綠色轉型之路,關停紅花山水泥公司,打出工業遺產牌。他們把原水泥公司採石車間變身“人字洞”古人類遺址博物館,把原水泥廠熟料生產線等規劃改建為多功能文旅產業園。那些水泥廠採礦廠工人,部分向馬仁奇峰景區轉崗,重新吃上“旅遊飯”。

此次拆除紅花山水泥公司有關建築,主要是為了騰出佔地200多畝的地塊,打造人類史前文化綜合類公園。據瞭解,總共待拆除房屋建築有81項,包括水泥立庫、原料立庫、水泥磨房、成品庫、包裝庫、窯房、烘乾房、辦公室、食堂、質控中心樓、車庫、化驗室、職工休息室等。整個拆遷工程分為二期,工期預計為兩個月。


為“人字洞”讓路!蕪湖這家受過國字號表彰的水泥廠拆了


紅花山水泥公司的拆除,是繁昌縣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後30多年間,繁昌是資源、能源消耗大縣,單一資源型經濟結構,帶來產業層次偏低、資源消耗過高、城市環境惡化等問題。“十三五”時期,繁昌致力於打造精緻秀美的山水繁昌、精深厚重的人文繁昌、創新開放的活力繁昌、智能高效的智慧繁昌、和諧安康的幸福繁昌,通過產業轉型、企業升級、汙染治理等多種手段,推動縣域經濟向高質量、綠色化方向發展,取得令人矚目成績。

全媒體記者 張申尚 通訊員 俞乃思 文/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