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 | 著名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的讲课笔记分享!

徐致一(1892年--1968年),浙江余姚人,著名太极拳家。中国武协第一、第二届委员。从吴鉴泉先生习太极拳,著《太极拳浅说》、《吴式太极拳》等,为科学解释太极拳之第一人。曾任上海精武体育会理事长、上海市国术联谊会主席等。先生之太极,无形无相,可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其德其术,均为同代太极拳家之佼佼,公认吴式太极拳之大师。

本文系金仁霖根据徐致一先生的

讲演要点摘录成稿。

本文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心法 | 著名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的讲课笔记分享!
  • 太极拳是柔性武术,所以有人称它为软拳、化拳、绵拳等许多不同的名称。按照武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刚拳发明在前,软拳发明在后。

  • 刚是基础,然后入柔,方能刚柔相济;先刚后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有所变。

  •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人人能之。

  • 牵动四两拨千斤,重点在于能牵动。

  •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形容虽老犹健。

  • 练刚就要用力,象举重等,因此我认为不可能从柔里练出来,也不可能摸呀摸的摸出来的。

  • 阴阳虚实分清,只是太极拳的初步要求。然后以静观动,最后动中求静。

  • 太极拳可以当气功练,但是气功却不可以当太极拳练。气功有躺着的,有坐着的,也有动着的,太极拳就是属于动的一种。

  • 练拳形式在于次要,主要在意。当然开始时,形式也是重要的。

  • 练时要节节能停留,节节能前进,这就是贯穿。

  • 吴鉴泉老师在我学拳时,常常对我说:“开始时跟我样子练,往后要放开胆子,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练。”

  • 要练练看看,看看练练。看看人家,也看看自己。所谓“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 轻、慢、圆、匀是基础,要养成习惯。

  • 轻遇到攻击,至少可以少吃点苦头。

  •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形容轻灵。

  • 练太极拳,刚不是没有用处,打人时,还是要用得着的,否则就不能打人。

  • 抽丝劲要匀。

  • 轻、慢、圆、匀是入柔的门径,以后盘架子要贯穿,象一串珠子一样。

  • 贯穿就能连绵不断,稳定重心,解决身体各部分不听话的矛盾;贯穿就能和,和了才能感到舒服,用在养生,对身体有好处。

  • 要连贯,要动中求静,要松。

  • 以惊吓法打人,也是偶然能行的,你要是有备,再做就失效了。

  • 重意不重形。

  • 内外相合,也就是形意相合。主要是呼吸和动作的配合。

  • “用意”要和“气沉丹田”、“气宜鼓荡”相结合。

  • “气沉丹田”是对那些外壮、胸部结实的人而言的。

  • “气宜鼓荡”是说不要挺胸硬压,要稳住,要上下鼓动。

  • 呼吸初学不要搞,等轻、慢、圆、匀弄熟后再谈。

  • 架子不是全部都能与呼吸结合的。

  • 要自然,不要呆板。所谓“意气须换得灵”,没有千变万化,没有阴阳虚实,就是呆板。

  • 最后要“动中求静”。

  • 我没有拳经那样讲得好。“似松非松,将展未展”,这些话只能在练习中慢慢体会。

  • 松,不是随便一撩。要像拿起一件有分量的东西一样。

  • 运动量要适合生理状况。象年老的,在练习时要步随身换。

  • 吴氏太极拳是练内部的,外面不一定那么明显的看得出来。也要有点功夫的人,才能看得出来,才能觉得有味道。

  • 发劲时用逆呼吸。呼气时发劲,气沉丹田,小腹一鼓;吸气时丹田瘪进,胸腹间折迭皱纹。

1962年6月17日下午3时

于横浜桥精武体育会

太极拳之优点

凡拳术皆有优点,亦皆有弱点,盖有所专,则必有所偏,其特性固如是也今之好为轩轾之论者于其所习之拳术则推崇之唯恐不至反之则攻击之不遗余力虽由门户之见使然实皆未明拳术之特性也太极拳以虚静为主一切动作重柔轻刚外壮者每以为病顾太极拳本以修养精神为其无上功效其施诸技击亦非以力胜其与外壮功夫相形见绌处适足以知其特性之所在与诸家拳术之各有特性初无二致爰本此旨述其优点如左:

(甲) 养生方面

一、 身心合修

外功以发达肉体为主旨盖深信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也静坐功以修养精神为主旨则谓精神充实足以改造身体也分而言之固各有其是合而言之则亦各有所偏昔达摩大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内家拳主先身后心皆足证养生之道贵乎身心兼修太极拳一入手即从身心两方同时进行故谓之身心合修其法详见王氏行功心解阅者宜自参之

二、 动作缓和

剧烈运动见效虽速然其流弊亦不胜言太极拳一切动作以柔缓随和为主明足以舒展筋骨暗足以调和气血即舍修养精神而言亦最合于体育原则

三、 姿势平顺

太极拳以立身中正安舒(语见行功心解)运劲无过不及(语见太极拳经)为其重要原则之一故一切姿势悉任自然自然者平稳和顺之谓也与剧烈派拳术以险奇为胜者回然不相同

四、 发达自然

人体各部之发达生理上均有一定程序剧烈运动不合生理程序最易发生流弊太极拳行功之时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语见行功心解)于肢体任何部分皆无偏重之虞故在生理作用上有补助之功无妨害之弊盖即所谓顺其自然之性也

五、 治病特效

拳术有治病之效固人人所知唯练剧烈运动消耗体力过多弱者不易补充反属有碍太极拳以适应生理变化为其原则之一其补助气血处纯以婉和为主不使呼吸与循环丝毫失其常故虽有肺病者亦可练之而奏奇效(唯病发时仍宜静养)其它可治之病自更不待言矣

六、 陶养性情

人之性情不同皆与体质有关精神能变化体质凡稍知心理学者皆能言之太极拳重柔道以虚静为主如粗躁滞钝等弊均在禁忌之列故练之既久便可于不知不觉中养成一种优美之习惯足为佩弦韦之助若富于暴戾气者习之尤有明效

(乙) 技击方面

一、 以静制动

兵法重虚实拳术亦然拳术之虚实在劲不在形我之虚实我自知之人之虚实当其蓄劲未发时我皆无由知之故于此时进击敌人最为不宜盖敌人富有伸缩余地我若轻进反为所乘太极拳于此等处必任敌人先我发劲俟其逼近则用逆来顺受之法引 使入我彀中然后从而制之(即打手歌所谓「引进落空合即出」也)则无不应手而仆矣语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皆此以静制动之妙用也

二、 以柔克刚

自来论拳劲者每引经义为训故于刚柔之分辄以阴阳二字为其批注此二字涵义至广固足概括一切唯初学则鲜有不病其宽泛者其实凡一种劲若有抵抗者不问其劲之大小应皆谓之刚劲反之若有一种劲能随敌劲以为伸缩而不含抵抗性者应皆谓之柔劲柔劲以伸缩性为最要若无此性则一遇敌劲便无复活之望此种劲可名之曰死劲刚劲以强为胜遇强则折势所必然其致败之由虽与死劲不同然其结果则无以异焉可见以柔敌刚犹云以活劲与死劲较胜败之数不卜可知太极拳以因敌变化示其神奇(语见十三势歌)盖即本乎此理非习斯术者故神其说也

三、 以小胜大

此言太极拳破敌之时常以小力胜大力盖太极拳所用之术(形于外者曰着蕴于内者曰劲着与劲合而用之曰术)无形之中皆以力学为根据其发劲之时或先使敌人重心失其主宰或利用合力原则顺势追击击故无须大力而敌人自倒此中妙处回非以硬打硬进为胜者所能梦见也

四、 以顺避害

太极拳用劲之法有二曰走曰黏(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语见太极拳经)走以化敌黏以制敌二者交相为用乃能变化无穷太极拳种种动作俱成圆形一圆之中即含无数走黏随机应变纯恃感觉其最要法则则不外顺之一字盖应敌之法非柔即刚用刚则与敌劲逆而不顺不顺则无由走不走则无由化不化则无由黏不黏则敌之变动无由感觉轻进者不审敌势以能招架为胜一遇大力压迫未有不创巨痛深者皆不知用顺以避害耳

(丙) 其它方面

一、 人人可练

太极拳人人可练之理由大略如左:

1. 太极拳一切姿势纯任自然平正简易毫不费力故无论男女老弱皆可练习

2. 太极拳施诸如技击纯以柔顺为主不求力胜自恨膂力不足者皆可练习

3. 太极拳有治病特效凡非患重症者皆可练习

4. 太极拳重意不重形与任何拳术同练皆无妨碍故爱外功者亦可练习

5. 太极拳主渐进每日早晚练习并不费时(如志在修养祇须早晚各盘架子一次每次仅需十分钟而已若练技击每日推手半小时即得益不少)故虽余暇无多亦可练习

6. 太极拳动作极静练时并不扰人需地亦不在多即在旅行中亦可练习

二、 便于演习

凡练技击最重演习如练别种拳术两人对手时各不相让最易发生危险胆小之人及不胜跌扑之苦者皆非所愿太极拳有推手法以为演习应敌之用其法专练感觉主化不主攻若不妄动蛮劲决无危险之虞故最便于演习

三、 趣味浓厚

太极拳种种动作俱作环形一环之中处处有虚实变化初学不知变化自无多少虚实练之既久则虚实变化自能因应咸宜(太极拳一名长拳即谓其虚实变化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无论单练双练均如对奕一般趣味异常浓厚行功心解云「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盖即指此而言也。

心法 | 著名太极拳家徐致一先生的讲课笔记分享!

【太极与茶文化游学活动报名通知】

茶~内外兼修,方能泡出好茶;

拳~刚柔并济,方能行云流水;

拳与茶的结合

是对修身养心的完美诠释。

烟花三月(农历),

我们相约杭州绍兴,

习拳、学茶、游历、悟道、

得拳与茶之大智慧。

汲取天地灵气,

在拳与茶中体会道法自然的真谛。

一拳一世界,一茶一人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具体活动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