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誰是中國古代寫詩數量最多的詩人?現無從考訂得知。但誰是中國古代留存詩作數量最多的詩人,我們都認為是

陸游(點擊可看大全集\^o^/)。


陸游詩作現存九千餘首,且他是南宋名家,詩作的內容質量放在整個唐宋時期,也是中上水平,而且他還長壽。所以,陸游是當之無愧的高產詩人、作詩數量之冠,這個地位,是後世作者——如清朝個別皇帝寫“詩”如拉稀、一寫就是幾萬首陋詩劣作還不排除有大臣代筆——所不能撼動的。


但即便成績斐然,寫了九千多首詩的陸游,從青年寫到老年,“六十年間萬首詩”(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學作詩,今六十年,得萬篇),也沒能避免一個尷尬的問題:我“抄”我自己???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下面就來學習一個,愛惜資源、節能環保堪為楷模的詩人陸游,是如何分類回收、提高佳句的再利用率,並且實現可持續作詩的…………


首先,在搜索引擎裡面找到“搜韻網”,去“詩詞庫”裡細細搜: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按照以上操作就可以打開陸游的主頁,直奔單句字數較多而陸游寫得也最多的“七律”: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這邊就可以隨意瀏覽陸游的所有七律作品了。可以隨機選一首陸游的詩,點擊詩旁邊的“顯示自動註釋”,然後高能的部分就要來啦!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顯示自動註釋”之後,會出現四個欄目標籤,我們要重點關注的就是“相似句子”這個標籤。相似句子,就是在搜韻的詩詞庫裡全庫檢索分析,查重匹配,找出其他詩裡跟註釋的那首詩裡相似的詩句

通常,在陸游詩的自動註釋裡點開“相似句子”,出下以下這種情況的頻率,會稍高一些→_→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不僅如此,點擊相似例句後面的標題,是可以瀏覽全詩的,然後就可以驚喜地發現:俄羅斯套娃“抄”???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以上舉例只想陳述分享一個有趣的現象,沒有任何要辱沒貶低前賢的意思……


關於這個“抄”的現象其實很好理解,不管“抄”自己還是“抄”別人。一句詩的字數大多是個位數,即使是不同的人,表達內容相近時,想到一處、寫出相似句子,也是高概率,何況陸游一生幾乎拿詩當日記寫。這不是什麼罪無可恕的事情,也不能跟現在許多篇幅超長的文體的抄襲行徑等量齊觀。


詩裡用別人現成的詞句到底要怎麼判定呢?其實古人早就發現這類剽竊行為了,“量刑定罪”也分三等,有“偷語”“偷意”“偷勢”的區別:


三同之中,偷語最為鈍賊。如漢定律令,厥罪必書,不應為。酇侯務在匡佐,不暇采詩,致使弱手蕪才,公行劫掠。若評質以道,片言可折,此輩無處逃刑。其次偷意,事雖可罔,情不可原,若欲一例平反,詩教何設?其次偷勢,才巧意精,若無朕跡,蓋詩人偷狐白裘於閫域中之手。吾示賞俊,從其漏網。


雖然皎然對前兩種偷竊行為恨得要死,但到底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了嘛,皎然也只能無可奈何在書裡發發牢騷算啦。不過抄不抄,怎麼抄,到底關涉才力的大小,而這一點,千載以下終會有定評,只是一味撏撦皮毛,成就地位和評價都不會高的啦,這一點儘管放心,還是很公平的。


而陸游的詩句重複利用率高,也不是計算機技術發達後的什麼新發現,瞿蛻園也曾提醒過:


古來名家詩最多的是陸游,儘管好詩不少,究竟大同小異、重複迭見的也不能免,而且風格如一,究竟缺少變化,不能使人讀之不厭。不過因為享到高壽,八十幾歲才死,幾於無一日不作詩,所以詩多不足為奇。


如果只是對詩詞有淺淺的興趣,不妨將這個現象當個可愛的玩笑,看看即可。


而如果有意學造句作詩,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功能啦!!


完全可以利用相似句子的查找功能,借技術之便,看看熟練的詩人是如何調換一兩個字,就變出一個“新”句子的……雖然這是古人所不齒的皮毛功夫,但是作為一個熟悉造句的練習階梯,操練操練也無妨吧:


例一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好了,這就可以知道“老去”跟“晚歲”意思接近,都能表達衰老了。


例二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笑和悲是反義詞,但是前面加不同虛詞,也能表示相同意思了嘛。


例三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拓展思維嘛,頭髪“生”可以替換成“新”,那麼草木植物能不能也用這兩個字呢。


例四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意思差不多,只差兩個字,哪一句更穩健、哪一句更流利,孰優孰劣,也可以自己多分析多比較的嘛。


搜韻網(https://sou-yun.cn/ )上還有更多有用的資料和工具,有興趣還請多上網發現挖掘一下呢。


歡迎把這篇文章轉發給好友。中華詩詞文化的發展離不開你的支持~


為啥陸游能寫那麼多詩?學會這個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