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谁是中国古代写诗数量最多的诗人?现无从考订得知。但谁是中国古代留存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我们都认为是

陆游(点击可看大全集\^o^/)。


陆游诗作现存九千余首,且他是南宋名家,诗作的内容质量放在整个唐宋时期,也是中上水平,而且他还长寿。所以,陆游是当之无愧的高产诗人、作诗数量之冠,这个地位,是后世作者——如清朝个别皇帝写“诗”如拉稀、一写就是几万首陋诗劣作还不排除有大臣代笔——所不能撼动的。


但即便成绩斐然,写了九千多首诗的陆游,从青年写到老年,“六十年间万首诗”(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今六十年,得万篇),也没能避免一个尴尬的问题:我“抄”我自己???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下面就来学习一个,爱惜资源、节能环保堪为楷模的诗人陆游,是如何分类回收、提高佳句的再利用率,并且实现可持续作诗的…………


首先,在搜索引擎里面找到“搜韵网”,去“诗词库”里细细搜: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按照以上操作就可以打开陆游的主页,直奔单句字数较多而陆游写得也最多的“七律”: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这边就可以随意浏览陆游的所有七律作品了。可以随机选一首陆游的诗,点击诗旁边的“显示自动注释”,然后高能的部分就要来啦!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显示自动注释”之后,会出现四个栏目标签,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就是“相似句子”这个标签。相似句子,就是在搜韵的诗词库里全库检索分析,查重匹配,找出其他诗里跟注释的那首诗里相似的诗句

通常,在陆游诗的自动注释里点开“相似句子”,出下以下这种情况的频率,会稍高一些→_→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不仅如此,点击相似例句后面的标题,是可以浏览全诗的,然后就可以惊喜地发现:俄罗斯套娃“抄”???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以上举例只想陈述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没有任何要辱没贬低前贤的意思……


关于这个“抄”的现象其实很好理解,不管“抄”自己还是“抄”别人。一句诗的字数大多是个位数,即使是不同的人,表达内容相近时,想到一处、写出相似句子,也是高概率,何况陆游一生几乎拿诗当日记写。这不是什么罪无可恕的事情,也不能跟现在许多篇幅超长的文体的抄袭行径等量齐观。


诗里用别人现成的词句到底要怎么判定呢?其实古人早就发现这类剽窃行为了,“量刑定罪”也分三等,有“偷语”“偷意”“偷势”的区别:


三同之中,偷语最为钝贼。如汉定律令,厥罪必书,不应为。酂侯务在匡佐,不暇采诗,致使弱手芜才,公行劫掠。若评质以道,片言可折,此辈无处逃刑。其次偷意,事虽可罔,情不可原,若欲一例平反,诗教何设?其次偷势,才巧意精,若无朕迹,盖诗人偷狐白裘于阃域中之手。吾示赏俊,从其漏网。


虽然皎然对前两种偷窃行为恨得要死,但到底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了嘛,皎然也只能无可奈何在书里发发牢骚算啦。不过抄不抄,怎么抄,到底关涉才力的大小,而这一点,千载以下终会有定评,只是一味挦撦皮毛,成就地位和评价都不会高的啦,这一点尽管放心,还是很公平的。


而陆游的诗句重复利用率高,也不是计算机技术发达后的什么新发现,瞿蜕园也曾提醒过:


古来名家诗最多的是陆游,尽管好诗不少,究竟大同小异、重复迭见的也不能免,而且风格如一,究竟缺少变化,不能使人读之不厌。不过因为享到高寿,八十几岁才死,几于无一日不作诗,所以诗多不足为奇。


如果只是对诗词有浅浅的兴趣,不妨将这个现象当个可爱的玩笑,看看即可。


而如果有意学造句作诗,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功能啦!!


完全可以利用相似句子的查找功能,借技术之便,看看熟练的诗人是如何调换一两个字,就变出一个“新”句子的……虽然这是古人所不齿的皮毛功夫,但是作为一个熟悉造句的练习阶梯,操练操练也无妨吧:


例一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好了,这就可以知道“老去”跟“晚岁”意思接近,都能表达衰老了。


例二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笑和悲是反义词,但是前面加不同虚词,也能表示相同意思了嘛。


例三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拓展思维嘛,头髪“生”可以替换成“新”,那么草木植物能不能也用这两个字呢。


例四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意思差不多,只差两个字,哪一句更稳健、哪一句更流利,孰优孰劣,也可以自己多分析多比较的嘛。


搜韵网(https://sou-yun.cn/ )上还有更多有用的资料和工具,有兴趣还请多上网发现挖掘一下呢。


欢迎把这篇文章转发给好友。中华诗词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你的支持~


为啥陆游能写那么多诗?学会这个技巧,你也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