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楼不多远,“刷脸”来吃饭——社区食堂,威海百姓的民生大“食”事

下楼不多远,“刷脸”来吃饭——社区食堂,威海百姓的民生大“食”事

在威海市戚谷疃小区的2号楼和6号楼之间有一处约200㎡的平房,暖黄色的墙体,搭配一处棕色防腐木铺就的小院,显得精致而温馨。它原本是戚谷疃社区的居民活动中心,自去年12月6日起,改建为戚谷疃社区食堂。它也是环翠区的第7个社区食堂,因此还有个响亮的代号——“环翠007号店”。

下楼不多远,“刷脸”来吃饭——社区食堂,威海百姓的民生大“食”事

“开饭店的话,绝对不会选这种夹在居民楼之间的地方。”“环翠007号店”负责人于青说,“但是有政府发补贴,我们不必担心利润的问题。”

社区食堂是具有公益属性的餐饮服务项目,服务保障社区7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就餐需求是重点。“社区食堂建设的一切前提都是以方便老年人为主,所以都是选择低层、一楼、临街的地方,便于老年人出行。”环翠区鲸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董少沣说,“老年人就餐,早餐价不能高于5元,午餐、晚餐价格不能高于10元。也就是说,只收成本价。”但为了保障企业利润,环翠区对社区食堂在用房、建设、运营方面均给予补助,“比如这个007号店,装修费用是我们街道承担的,它每年房租是10万元,我们街道要替它承担5年。它运营满一年后,我们考核它服务老年居民的人数和质量,再给予相应的运营补助。”

下楼不多远,“刷脸”来吃饭——社区食堂,威海百姓的民生大“食”事

“环翠007号店”的忙碌从每日清晨的5点半开始。6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他们要在7点之前备齐油条、馄饨、锅贴等11种主食,还要做好米粥、豆浆、玉米糊等7种汤食,也需搭配卤蛋、酱菜、凉菜等七八种小菜。

早饭时间是7点半到8点半,而除了前台要留一两名售卖员,其余人则又开始了午餐的准备。环翠区的社区食堂都是由威海12349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经营,社区食堂每日所需食材由公司统一配送,配送车会在每天7点之前准时把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米、面、油等食材送到。

厨房内,闷溜熬炖煎炒烹炸,饭香四溢。既是负责人又是厨师长的于青忙得满头是汗,“给老年人做饭,远比饭店做饭菜要考虑的多。老年人普遍牙口不好,消化不良,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高发病,我们的菜就得少盐、少糖、少油,还要炒得烂一些,把米饭、馒头等主食蒸得绵软一些。”

菜品有七八样,荤素搭配。“荤菜一般是肉、排骨、鱼,素菜尽量每日不重样,容易炖烂的土豆、萝卜、山药经常有,但芹菜、蒜薹这种不易消化的硬菜基本不考虑。”于青说,“老人们喜欢吃炖菜,土豆炖排骨、萝卜炖牛肉之类的饭菜是主打菜。”

老年人优惠套餐分三种,两个素菜的是6元,一荤一素是8元,一荤两素是10元,主食随便吃,汤食随便选。于青说:“如果是社会人员来就餐,就得按照市场价来了,一荤两素加主食和汤,一份就得15元钱。”

下楼不多远,“刷脸”来吃饭——社区食堂,威海百姓的民生大“食”事

目前,出于疫情防控需要, “环翠007号店” 尽管每日都进行严格消毒,但还是推行错时打饭,并且备好了饭盒,鼓励居民打完饭后回家吃。

老年居民的午餐时间从11点就开始,他们相继从附近居民楼上溜达过来,排队、点餐、装盒,最后到收银台处“刷脸”,之后就可拎着热腾腾的饭菜回家了。

“我们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容易忘事,也不大会使用微信、支付宝,付款比较麻烦,就统一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董少沣说,70周岁以上的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到社区实名制登记一次,之后就可以“刷脸”支付,并且享受每人每餐一次的套餐优惠及折扣,“全区通用,在哪家社区食堂吃饭都一样。”

81岁的盖元斋和78岁的刘曼华夫妇双双来打饭。“来回也就百十来米,方便。这里服务周到,饭菜合口味。”刘曼华说,这些是吸引他们老两口来社区食堂吃饭的原因,“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挺好的。”

住在戚谷疃社区2号楼的伊茂健更方便,“下楼就到了”。74岁的伊茂健说:“俺们两口子懒得做饭,能将就就将就,有时候吃馒头就咸菜。有了社区食堂就方便了,下楼就能吃上热乎饭,菜样也多,想吃啥就点啥。”

“目前,大多社区食堂还只是向7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一日两餐服务,今后肯定会增加到一日三餐,而且要对全年龄段的居民开放。”董少沣说,社区食堂还会越来越多,功能也会越来越多,“比如会开通送餐服务,上门给70周岁以上半失能、失能老年人送饭,区财政对这种服务会给予一次2元的补助。”

去年,威海市建设运营了10处城市社区食堂。今年,威海市政府又把“建成45处城市社区食堂”列入民生实事项目,其中环翠区26处、文登区5处、荣成市5处、乳山市2处、高区2处、经区3处、临港区1处、南海新区1处。截至目前,各处社区食堂建设均已全面启动。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辉 陶相银 通讯员 王媛媛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