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学什么都得心应手

客厅里,小男孩牛牛正在搭积木,搭了不到2分钟,突然烦躁地将刚搭起基座的“城堡”推翻,小嘴里嘟囔着“不好玩,不好玩”。然后跑去拿过一个玩具小鸭子来,前后推送小鸭子,推着推着,眼睛看到那边桌上有彩笔,跑过去在纸上乱涂画了几下,又跑开了…… “唉……,这孩子怎么就不能安静做完一件事呢?”奶奶在旁直叹气。
破解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学什么都得心应手

幼儿园课堂上,老师带领孩子们通过游戏的方式认知基础形状,部分孩子被叫到台前按老师指引配合表演游戏,台下的孩子开始还认真看着,继而,不知哪个孩子起了头,和身边的另一个孩子说起悄悄话来,声音越来越大,其他孩子也不再专注在老师身上,哗声一片……破解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学什么都得心应手

一年级小朋友悠悠正在做作业,做着做着皱起了眉头,拿起橡皮擦拼命在纸上擦起来;擦着擦着,突然把橡皮一放,离开桌子,拿起一根跳绳跳起来;跳了一会儿继续做作业,做着做着窗外传来一声声响,她马上离开桌子探身四处去观察……半小时的作业量,磨磨蹭蹭三四个小时才做完。破解儿童注意力,让儿童学什么都得心应手

上述场景,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不罕见。场景中的儿童或因自身原因或因受干扰而不能专注于完成一件事,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注意力,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词。曾几何时,注意力已经不是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特权,而是更普遍的发生在正常儿童的身上。比如,不能安静的玩一种玩具,不能好好吃完一顿饭,不能好好听完一堂课,令家长、老师头疼不已。

这首先和我们的社会大环境有关系。现如今我们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被束缚在了钢筋水泥的房子里,周围处处充斥着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电子化刺激和信息泛滥,家长若不加以约束和限制,则会极度的破坏儿童的注意力,也会引起儿童更多的攻击行为。而在原始的土地上、院墙下玩耍,雨后踩泥巴、跳水坑、挖知了,爬树掏鸟窝,跳绳跳房子,拍纸片弹弹珠……这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耳熟能详的游戏和自由玩耍的场景已经不多见了。运动量减少,各种感官刺激减少,大脑无法有效的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整合,直接影响到儿童注意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的发展。

除了生活大环境的变化,还有很多因素和注意力相关。对于父母来说,充分了解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各种原因,才能确定最佳的改善方法。

一、典型行为

儿童有时候分心,一般来说是正常的,无论对于幼儿、小学生、初中生或高中生来说都是如此。因为幼儿的注意力跨度本身就很短,如果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让他们感到乏味或枯燥,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兴趣。

所以,当儿童分心或走神的时候,应该将他们当时的表现和其他同龄的儿童相比才有意义。比如同样5岁的儿童,一个儿童的注意力可以达到10分钟甚至更长,而另一个儿童只能集中注意力5分钟,那么后者显然是需要通过训练帮助儿童提升注意力的。更甚者,如果分心的行为影响到了儿童的家庭生活、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则需要寻求专业的全面评估和建议。

二、疲劳和困倦

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是疲劳造成的, 这在儿童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疲劳可能由睡眠时紊乱的呼吸引起,这种情况在超重的儿童或有小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儿童身上会发生。如果是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治疗。疲劳也可能是由不规则的睡眠模式引起的。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注意观察一下儿童在不上学的日子睡得有多晚, 从而判断他们是否需要在一周内多睡几觉。

三、学习障碍

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障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例如, 患有诵读困难或障碍的儿童,可能看起来有点漫不经心,这其实是他们的应对机制。当他们因为学习障碍而无法在学校或家里完成任务的时候, 他们通常会轻易放弃, 很快就分心, 犯一些看起来似乎是粗心的错误, 或者不听从指示。

四、其他原因

还有很多原因可能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包括:

•集中缺乏症 (CDD )

•抑郁症

•一般焦虑障碍 (GAD)

•压力或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如果父母怀疑以上任何一个可能是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那么应该寻求专业医生治疗。

在儿童被诊断为 ADHD 之前, 分析所有可能的原因是很重要的。有许多情况会引起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表现同时在家中和学校达到6个月以上,那么就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如果儿童注意力长期不集中影响了他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和对于生活的适应,那么建议寻求专业机构帮助,及时改善儿童注意力,使儿童获得学业和个人生活方面的成功。

更多育儿交流请关注头条号:徐之墨谈育儿

  • 我是徐之墨,国内名校毕业的心理学者、咨询公司高管、妈妈。
  • 我爱读书,爱思考,不在顺境中骄傲,也不在逆境中谦卑。
  • 我是同事职场进步的引领者,更是潜心学习、不断修炼成长的妈妈。我希望能把自己多年的职场经验、心理学知识、育儿理念和育儿实践结合起来,和万千父母一起成长,培养一个安全依恋感高、健康、快乐、自然成长的孩子!
  • 来吧,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