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脫貧明星”何玉銀:身殘志堅發展天麻產業走上致富路

家住洛南縣馬連灘村四組的貧困戶何玉銀,身殘志堅,自立自強,近幾年,他通過發展天麻產業,甩掉了貧困的帽子,走上了致富之路。

洛南“脫貧明星”何玉銀:身殘志堅發展天麻產業走上致富路

出生於1969年的何玉銀,從小家境貧寒,幼年患小兒麻痺症,為此左腿落下了殘疾,父親去世早,只有他和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過得非常艱難。2016年,何玉銀因身患肢體二級殘疾,加之母親又長期患有慢性病,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只要人勤快,就不怕貧困,只要肯幹能吃苦,就沒有過不好的日子。”這是何玉銀常掛在嘴邊的話,勤快是他的“寶”。無論怎樣被命運折磨,無論遇到怎樣的坎坷,何玉銀從不輕易說“我做不到”,從沒有因為身體殘疾而依靠別人來生活。他雖然身體殘疾了,但從不向命運低頭,也從不因別人異樣的眼光而自卑,甚至放棄。

古城鎮馬蓮灘村適宜天麻生長,許多村民大面積種植天麻,天麻因此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法寶”。當有的貧困戶還在過著“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悠閒日子時,何玉銀卻在自家的天麻地裡忙活著。2016年,何玉銀在村幹部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試種了1300窩天麻、100窩豬苓、300窩茯苓,並且學習了種植技術,憑著一股敢幹敢拼、吃苦耐勞的衝勁,他家年底實現了純收入16000餘元。2019年,何玉銀家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洛南“脫貧明星”何玉銀:身殘志堅發展天麻產業走上致富路

四月的天一天比一天長,何玉銀又起了個大早,他先把患有慢性病的母親安頓好後,便踉踉蹌蹌來到了地裡。為了侍弄自家栽種的天麻,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幹活,雖然腿腳不很靈活,但刨挖、栽種天麻,每個環節他都做得一絲不苟。

產業是促進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的有力支撐。2019年,何玉銀的天麻產業發展到13000窩,他又種植了1畝桔梗,2019年他家產業收入30000多元。2020年,他繼續擴大了產業規模,天麻發展到16000窩,並且發展了長期產業連翹22畝。另外,他還利用靠近山林的自然優勢發展養殖業,目前養殖庫爾勒山羊 14只,預計今年產業收入將突破40000元。

何玉銀用不很麻利卻非常勤快的雙腳在田地裡耕作著,用辛勤的汗水換來莊稼和藥材產業的豐收。看到他一天到晚忙碌的身影,村裡人問他:“你身體都這樣了,還是貧困戶,國家對你有扶持政策哩,一天還跑那麼歡幹啥啊?”這時,他總是笑著搖搖頭說:“人麼,要往前看,要是因為身體這點事就怨天尤人,啥也不願意幹了,整天坐到屋裡唉聲嘆氣,等著別人來關心,等著政府來救助,那才是可笑可悲哩!政策只是一時的,別人來幫你一把也是人情,過日子關鍵還要靠自己!”

洛南“脫貧明星”何玉銀:身殘志堅發展天麻產業走上致富路

幫扶幹部走訪時,只要經過他家門口,熱情善良的何玉銀都會面帶笑容主動上前打招呼,讓其去家裡坐一會兒,喝口水,歇一歇。村上原計劃何玉銀是2020年脫貧,一次幫扶幹部在和他拉家常時,他主動要求退出。“現在國家政策這麼好,我家享受了低保、合療、林補、養老、高齡、殘補等補貼政策,不管脫貧以後是啥政策,我家達到脫貧標準了,願意提前脫貧,咱要對得起黨和政府的關心,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何玉銀說。

他是樸實的村民,言語間沒有華麗的辭藻,但他的樸實無華感動了每一個人;他是平凡的農民,但他用勤勞的雙手踐行著習總書記的至理名言——“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的真諦和意義。(作者:秦丹)

(LJ)

洛南“脫貧明星”何玉銀:身殘志堅發展天麻產業走上致富路

來源:商洛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