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每年春運的車票開售時,萬人沸騰,好像所有的憂愁都能因為搶到往返的車票而瞬間瓦解。

一紙車票,承載著歸鄉人的千言萬語,甚至千辛萬苦。

每一列春運的火車上都有著讓人淚目又暖心的故事:

1)春運火車站,那個面對鏡頭42歲的農民工邢萬強,不知所措。

為了回家,在火車上站了40多個小時沒睡覺。

身上背的兩個大袋子裡,除了被褥,就是給孩子買的吃的,還給鄰居家的孩子也帶了一份。

列車員問起,他是這樣說的:

到家真溫暖,我特幸福。

到家比吃了肉還香。

沒喝水心裡都是甜的。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2)19年春運火爆全網的“啥是佩奇”,一個老人四處尋找孫子口中的佩奇……

終於老人在新年那天,給孫子掏出了一個蒸汽朋克佩奇——用鼓風機焊的粉紅色佩奇,瞬間火爆全網,老人對晚輩的關愛溢出屏幕……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3)2003年1月,杭州春運。這位江西吉水的小兄弟在車窗玻璃上哈一口氣,寫下了“回家”二字。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4)春運的列車一窗相隔。離別的人們難捨難分,孩子的眼神中也滿是別離的愁緒。箇中人生滋味盡在不言中……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又是一年的春運,

又是一年的遷徙,

又是一年的思念,

又是一年的回家……這故事隨著“家”生生不息。有了春運,家也就近了。


正因為相聚難,越來越多的人們期待用影像的方式記錄團聚時刻的心情: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客人的心聲

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特殊時刻,都願意被記錄,我們稱之為儀式感。

儀式感不需要用金錢堆砌,她可以是一個時刻,一件事情——值得全家人銘記和重視的。

所以,哪怕歷經千山萬水,終究抵擋不住思家心切。

而春運始終承載著歸家遊子們的熱切心情。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因此,一家人團聚時,彼此間的珍惜思念之情溢於言表。

通過傳統照相這樣一種簡單的方式承載著家人之間的不捨和牽掛。

拍照時的喜悅是我們對歲月的定格記錄,也是親情被珍藏的瞬間。

多年以後,你還能記起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時發自心底的微笑嗎?

當然,翻開相冊,你我還是從前的模樣,所有疲憊感瞬間一掃而光。

家,忽然就在眼前……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都說中國人最是重視家文化。

家是一個國家的家,一個企業的家,是一個家族家庭的家。

她是一個有毅力有細節有文化有血脈,有溫度的地方,

良好的家庭關係更是奠定了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

因而我們重視家的興旺,熱愛家族家人,我們重視一年屈指可數的大團圓。

原來,家時刻都在,親情也一直會有歸宿。你從不孤單。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時光輾轉,年年似舊,但又不相同。

終究有一天我們會明白,

那些流逝而去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代。

唯有這些老照片,記錄著一幕幕的經典時刻,記錄著那些再也不能重來的瞬間。

春運,讓歷經辛勞的人們團聚;影像,結束團聚的艱辛

​唯回憶,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