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意義是陪伴

小年夜,窗外鞭炮聲噼啪作響,我們圍坐在火爐邊面面相覷。

橘子一邊添柴,一邊問我們:“你們的新年願望是什麼?”

“嗯...嗯...我希望大家都開開心心的!”

“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健康。”

“是啊,健康最重要。”

2020年的春節,是我度過的第24個春節。回想起孩童時期的大年三十,一大早就穿上了奶奶全新縫製的棉襖。棉襖不同於現在的羽絨服,棉布包裹著棉絮帶來的踏實遠遠超過了現在各種棉服。老人不知道什麼叫做fashion(時尚),配色大多以紅色為主,倒也看著喜慶。孩童時調皮,春晚是不看的,手裡攥著幾塊錢就奔到樓下,買最喜歡的炮仗“貪吃蛇”。炸盒子,炸磚塊......噼裡啪啦一陣響,拿起便被炸得如煤塊一般黝黑。大年三十徹夜不歸是常態,父母也不會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走到哪裡都是放炮的孩子。那時候的春節,真的是一個人的狂歡。

“看什麼呢?快去幫忙!”我瞬時從回憶中醒過來,兩隻胳膊趴在窗邊,樓下彩燈閃爍卻不見人影,放炮的聲音似有似無。清晰聽見的,是關於疫情介紹的新聞。

“全國累計確診病例達......”

疫情的黑暗雲團籠罩在神州大地上,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當一件事關乎自己的生命,大家都不由地警惕起來。大街上走親訪友的人群消失了,一座“空城”冷清得讓人害怕。我開始思考“這個春節又能有什麼意義呢?”

今年是鼠年,是爺爺的本命年。八十四歲的高齡並沒有削減他的活力。爺爺忙裡忙外,手裡的活一點也不停歇。招呼著我這樣的“懶惰後輩”吃吃吃喝喝喝。家裡人都忙了起來,似乎在為一場盛會做著充足的準備。

爺爺奶奶很開心,往常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候並不多,看著一家人忙忙碌碌,心裡說不盡的高興。

好吃不過餃子,大年三十,永遠都離不開一個個圓滾滾的餃子。

奶奶的餃子堪稱每年大年三十的重量級“節目”。沒有一個人不期待那一口咬下的“鮮勁兒”。

餃子餡早已提前拌好,淡淡的肉香飄滿整個屋子。旁邊也是早已備好的新鮮大蝦仁。一個餃子一隻蝦,這樣的“豪華陣容”也只有大年三十有。

春節的意義是陪伴

餃子皮包裹著餡料,一個個都脹起了肚子。他們整齊排列在蓋簾上,等著一個一個下鍋~


春節的意義是陪伴

揭開鍋蓋,白色的水汽升騰,面香氣撲面而來。“餃子出鍋嘍!” 大小不一的餃子端上桌,幾雙筷子瞬間伸進盤中,不一會兒,盤中就只剩一絲餃子湯了~

一口咬下去,肉餡的肉香味與蝦仁的“鮮氣”融為一體,鮮的氣息充滿整個口腔。蝦仁Q彈有嚼勁,肉餡鮮鹹回味無窮。用鮮掉眉毛來形容還不夠程度。用奶奶的話說,吃了她的餃子掉頭髮。


春節的意義是陪伴

吃餃子的時候家人是安靜的,傳入耳中只有吞下餃子的細微聲響。餃子一盤一盤端上桌,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在狼吞虎嚥。我看著“埋頭苦幹”的家人,心裡是暖暖的。大家都沒有說話,但家人的距離又是如此的相近。

春節的意義就是如此吧,家人聚在一起,哪怕盯著無聊的春節晚會,哪怕是坐在一起一聲不發,哪怕是吃餃子時的沉默,大家聚在一起,這樣才像家的感覺。

疫情日漸擴散,家人團聚在一起的時光就愈發珍貴。此時此刻我在家裡,又突然回想起大年三十的時光。不知道爺爺奶奶此時在幹什麼,是在吃飯嗎?這個春節再也不會那麼熱鬧了,唯有團聚那時的溫暖還暖和著。

疫情是殘酷的,但也為每一個家庭準備好了相處的時光。這幾天都沒有出門,之前從來沒有和家人如此長久的待在一起。然而,我一點都不覺得煩心,反而享受家人陪伴在自己身邊的感覺。家人之間的交流變多了,彼此之間更加了解彼此。心裡那一份空白的感覺消失了,留在自己心裡的,只有踏實。


春節的意義是陪伴

想起之前的想法:“這個春節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既不能出去聚會,也不能出去看一場酣暢淋漓的電影,更不能三五好友約在一起痛快的喝一杯。那麼,還有什麼意義呢?

這個春節的意義就是團聚與陪伴吧它也許是最沒有意思的一個春節,卻一點都不缺乏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