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巧家縣建成後的中型水利工程爐房水庫。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巧家縣地處雲貴低緯高原,金沙江河谷深切割地帶,海拔落差大,地形地貌複雜,山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的98.9%,水資源受空間上的分佈不均和縣境地形地貌條件的制約,開發利用困難,形成了“人在山中坐,水從山下流,江頭淌得嘩啦啦,山上滴水貴如油”的困局。“十三五”以來,全縣投資13.84億元,建成各類水利工程18708件。投入11.98億元,實施以小海子水庫、長海水庫、洗羊塘水庫、小空山水庫、大海水庫、孔家營水庫等為主的骨幹水源工程;投入1.86億元,新建人飲管網731件,人畜飲水窖2295口,有效解決了170869人的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縣鄉村人口供水保證率達到90%以上、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金沙江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小海子水庫

落實“三個精準”,保障人人“幸福源”

堅持實際需求與長遠發展相結合,調查摸底與科學規劃相結合,落實好“三個精準”,做到村村有管網、戶戶有龍頭、人人有水喝。一是精準主體“明責任”。按照“縣負總責、鎮村抓落實”的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明確縣級領導責任、統籌協調和督促落實責任,壓實鄉鎮主體責任,全力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二是精準摸排“清家底”。2015年以來,多次開展農村人飲安全達標情況拉網式排查,從水量水質、供水保證率、取水方便程度全方位開展認定,做到家底清、底數明,不漏一戶一人。三是精準規劃“繪藍圖”。按照“先急後緩、先重後輕、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堅持集中供水和分散飲水相結合,以貧困山區和水源不足地區為重點,編制了《“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規劃》,科學建立項目庫,繪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藍圖,確保了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的科學性、最優性和可操作性。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巧家縣白鶴灘鎮七里村的村民在建設人飲安全管網。

強化“三個推進”,築牢戶戶“安全網”

牢固樹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早一天投產,群眾就早一天受益的觀念,著重從提升飲水覆蓋面、保障飲水供水量、提高飲水水質三個方面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全面鞏固提升飲用水安全指標達標。一是積極協調爭取,推進資金難題破解。面對17.08萬人安全飲水亟待解決的困境,在財政舉步維艱的情況下,下定決心啃下“硬骨頭”,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級資金投入,加大地方配套資金投入力度,5年來共籌措資金1.86億元,為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提供了資金保障。2019年,全縣還需解決6.13萬人安全飲水問題,而“十三五”規劃僅配套2.58萬人飲水安全資金,尚有3.55萬人的缺口,縣級整合4669.28萬元,爭取上級配套和援助資金4798萬元,動員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220.38萬元,實現了安全飲水全覆蓋。二是因地制宜施策,推進農村飲水工程建設。針對水源不足的區域,採取修建水窖分散式解決;針對需要修復鞏固提升的村組,採取集中建管網的方式,全面覆蓋;針對施工難度大的村組,採取集中力量突破的方式,攻堅克難,全力打通農村供水“最後一公里”。三是嚴格執行“四制”,推進工程質量保障。始終把工程質量安全作為生命線,全面落實“項目法人制、建設監理制、工程招標制、合同施工制”,做到每項工程有法人,有技術和安全負責人,將責任落實到人;每項工程都徵求當地群眾意願後,再由技術人員現場查勘,編制工程設計或實施方案,確保工程建設的合理性;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建設質量標準,並邀請當地群眾參與建設全過程,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組織參建各方及鄉鎮、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及村民代表共同驗收,確保建一件成一件,發揮效益一件。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巧家縣白鶴灘鎮七里村建成後的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管網飲水水池。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巧家縣村民在修建水渠

破解“三大難題”,維繫村村“長流水”

堅持“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和“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發揮民心工程最大效益。一是嚴格執行制度管理,破解“如何管”的難題。相繼出臺農村飲水工程運行管理辦法和運行管理經費等制度,為鎮村提供製度遵循依據;村(社區)細化制定設施維護、水費收繳和財務管理等制度,確保群眾飲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長受益”。二是建立民主管理組織,破解“誰來管”的難題。積極探索村民自治管理模式,由鄉鎮、村(社區)指導,通過“一事一議”召開村民會議成立“管水組織”,推選出有公心、有威望、負責任的群眾代表擔任管水組織負責人和管水員,定期對飲水管網進行巡查維護和管理。全縣選舉成立管水組織731個,管水員1026名,覆蓋率達100%。三是抓好監督和動態監測,破解“管得好”的難題。由村民代表大會議定收費標準,一戶一表,以表計費,一月一收,收繳水費在村(社區)集體經濟賬戶設置專賬管理,用於支付管理人員薪資、修復破損管網、水窖等後期維護,收支賬目定期公示,接受群眾監督。衛健、水務等行業部門定期開展水源點、管網水窖水質抽檢,持續保障農村飲水質量達標。2019年,集中對全縣20人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和部分水窖水質進行了檢測,檢測水樣1782份。

人人有水喝 戶戶喝好水 | 巧家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托起百姓小康夢

2019年8月8日,巧家縣水務局工作人員在檢查地窖編號及蓄水情況

飲水安全問題的解決,不僅讓廣大群眾“有水喝”“喝好水”,更讓大部分勞動力從找水、拉水、背水中解脫出來,不少群眾購置了洗衣機、太陽能,種上了烤煙、蠶桑等經濟作物,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加快了脫貧致富步伐。

來源:微巧家


編輯:都市時報一點關注 張麗青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