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衰弱(frailty)綜合徵的研究

老年衰弱(frailty)綜合徵的研究

衰弱(frailty)是老年人的一種非健康也非殘疾的常見狀態,是重要的老年綜合徵。老年人的神經系統、肌肉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可產生增齡性功能退變和失調,引發衰弱綜合徵,增加跌倒、殘疾、患病和死亡等風險。老年衰弱綜合徵一般多病共存,危險因素眾多,發病機制複雜多維。老年衰弱綜合徵的檢測評估方法、流行學研究以及其與老年肌少症(sarcopenia)、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等多病共發特點和治療管理進行描述。

一、衰弱綜合徵檢測評估方法

多維綜合徵是衰弱的顯著特徵,而且衰弱易多病共發,為此需要多種檢測評估方法被提出用於區分不同的衰弱狀態和非衰弱。Gobbens 等將衰弱明確的分類為物理性,心理性和社交性。其中物理性衰弱表現較為明顯,尤其是女性患者。Ding 等研究了物理性衰弱指標在衰弱機制中的作用,指出四項物理指標分別為動作緩慢、虛弱、疲勞感、體質量減輕。但並不是所有衰弱患者都會出現綜合徵症狀,衰弱綜合徵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不穩定的身體反應和物理儲備的降低,這可能是由於機體自身儲備能力使器官功能衰退,不會直接影響日常功能,只有當儲備耗盡,器官功能限制才會表現明顯。

1. 衰弱表型(frailty phenotype,FP)

Fried 等根據心血管健康研究(CHS)的數據,對5317 例65 歲以上的參與者,進行4~7 年的跟蹤調查,提出衰弱為老年人多種生理功能降低產生的綜合徵,出現下列5種症狀中的3 種及以上即可被定義為衰弱:萎縮(無意識的體質量減輕),虛弱(握力降低),遲緩(行動速度),耐力精力減弱,身體活動能力降低,即FP 方法,符合其中一項或兩項則為衰弱前期。FP 應用前無需進行初始臨床評估,它可以根據個人情況很好的預測風險等級,起到警示作用,促進衰弱在臨床實踐的概念化。但由於具體病因未知,故不能提供干預和治療措施。FP 評估方法有一定優缺點:首先它具有明顯可靠的病理生理學特徵,其次五項檢測內容比一些繁瑣複雜的方法更易於操作,最後它可以判斷衰弱早期症狀,對於衰弱的干預治療有很大幫助。但是FP 由簡單的測試組成,結果並非十分精確。比如,肌肉力量和步行速度的測試並不一定可以實施,殘疾或者認知受損等特殊人群會影響FP 鑑定結果的可靠性或臨床可利用性。因此FP 鑑定方法更適用於無傷殘的老年人易損風險的評估,將此方法通用於龐大的人口難以實現,這體現了衰弱綜合徵的多種篩選工具的必需性。

2. 衰弱指數(frailty index,FI)

FI 是另一種被廣泛接受的衰弱定義指標,其由70項臨床內容組成,包含收集的體徵、疾病、殘疾或測試異常的計算。FI 更傾向於缺失累積,當檢測內容少於50 項時是粗略預測風險,還需補充20 項檢測內容。而且FI 是綜合老年醫學評估之後的結果,與測試者首次接觸時不適用。FI 需要對測試者持續隨訪,一旦完成對測試者更加有益,比FP 更敏感;FP 較FI 更易於標準化。由於FI 沒有明確的區分衰弱和傷殘,更關注缺失累積或功能受損的計算,故反應的結果有時存在分歧,但衰弱指數的計算也是必不可少的檢測方法,其是缺陷累積的客觀標誌。

3. 其他工具

衰弱綜合徵的篩查有一些簡單便捷的篩選測試工具,如FRAIL 和the clinical frailty scale(臨床衰弱等級)等。FRAIL方法由五項自我檢測項目組成,包括疲勞感,抵抗力下降,移動能力減弱,易患病和體質量減輕。當有3 種及以上報道出現則定義為衰弱。the clinical frailty scale 將檢測結果分為7 個等級,檢測內容除物理性衰老方面外還包括共病發生,認知受損和殘疾等其他篩選工具不涉及的部分,是一個綜合預測方法。此外,研究者還提出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Frailty Screening Measure 和 the Gérontopôle Frailty Screening Tool 等檢測評估方法,但是由於患者差異,目前尚缺少衰弱綜合徵診斷的金標準,需要臨床醫生根據篩選方法加經驗做出科學診斷,並制定個性化干預方法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老年衰弱(frailty)綜合徵的研究

二、老年衰弱綜合徵流行病學研究

截至2016 年底,我國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為2.3 億,佔總人口的16.7%,其中65 歲及以上人口約1.5 億,佔總人口的10.8%,據預測2033 年左右老年人口數量將達4 億,高齡老年數量顯著升高。老年衰弱綜合徵的發生與年齡、種族、性別、生活習慣、身心健康、生活質量等多種因素有關。研究發現臺灣社區老年人衰弱綜合症發病率為4.9%~14.9%,易感人群為高齡女性。國外早期調查數據,65 歲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為7.0%,80 歲以上快速增長到20%,可見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迅速增加,且衰弱患病率與地區、種族等也有關。Fried 等研究發現社區中非洲裔美國老年人衰弱綜合徵患病率為6.9%,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比男性中增加較多,4 年後發病率增長到7.2%,且物理性衰弱比心理性衰弱更具有流行性,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兩倍,80 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增加最為明顯。Gill 等研究2006 年美國大約有2200萬65 歲以上的老年人的行走等日常行為有困難,且研究者對754 例70 歲以上的社區老人進行隨訪調查發現,衰弱綜合徵很快從輕度發展到重度,13%~20% 的老年人會在1.5 年間死亡。

三、衰弱綜合徵與多種疾病關係

衰弱綜合徵不僅是老年人常見疾病,而且關聯老年人多系統的功能退變,與多種老年常見病如肌少症、PD 和AD 等有一定關係,單一疾病的發生可能會極大提高多病共生及衰弱風險,應予以高度重視。

1. 衰弱綜合徵和肌少症

肌少症是衰弱綜合徵的基本表徵之一,肌肉減少和體質量下降是衰弱綜合徵重要的臨床表現,尤其是肥胖老年人。物理性衰弱的主要變化為肌肉質量的減少和骨骼密度的降低;肌少症可導致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損傷,故物理性衰弱和肌少症緊密相關,兩者同時發生會極大增加老年人跌倒骨折風險。而且肌肉質量減少伴隨脂肪增加,使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衰弱綜合徵與肌少症均易發生在老年人,使其肌肉減弱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表現症狀有一定重疊,但兩者是不同的概念,需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肌少症的治療可主要通過規律運動和蛋白攝入來保持和增加肌肉的質量和力量;而衰弱則應側重不同功能系統的多種病理生理過程。二者的定義和患病率有異同,雖然握力,步行速度等都是診斷標準,但衰弱對於肌肉功能的影響更偏向於其間接與骨骼肌系統的關係,如尿失禁。肌少症患者較衰弱患者步速更慢,肌肉質量減少更多,肌肉質量改變是其重要的診斷評價指標,而體質量下降,物理行為能力障礙和認知功能障礙等在衰弱患者中更為明顯。衰弱的病理過程較肌少症更為多樣複雜,是內因和外因共同變化作用結果。此外,有數據顯示老年衰弱綜合徵患病率(56.8%)較肌少症(8.4%)高,衰弱綜合徵女性發病較多,肌少症男性發病較多。而另有報道肌少症患病率(23.3%)較衰弱綜合徵(8.4%)高,這與研究方法和人群差異有關。

2. 衰弱綜合徵和PD

PD 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平均發病年齡為60 歲左右。我國65 歲以上人群中PD 的患病率大約為1.7%,患者臨床表現為運動過緩,肌強直,靜止性震顫,精神異常,睡眠障礙等。衰弱綜合徵可與PD 共發生於老年人中,並且兩種疾病的共發病變和臨床症狀的相互影響對於其辨別有一定難度,此類研究相對較少。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EMG)可以通過檢測與肌肉收縮有關的生物電活動來反映肌肉的運動能力,揭示與年齡和物理功能下降有關的神經變化,表明肌肉功能的改變。研究表明,EMG 可以用於衰弱表型的定義。Roland 等通過檢測女性PD 患者的EMG 提出PD 會增加衰弱患病風險並通過EMG 信號差異揭示PD 與運動功能下降相結合可導致衰弱,還可以區分衰弱不同的階段。Ahmed 等利用FP和統一PD 評定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方法分別定義兩種疾病,通過調查50 例治療效果較佳的PD 患者研究指出,PD 與衰弱綜合徵共發生患者較多,臨床上需要明確區分衰弱綜合徵和PD 以取得疾病最佳治療效果,而衰弱綜合徵與PD 在病因上的相關性仍需進一步研究。

3. 衰弱綜合徵與AD

AD 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以痴呆,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喪失為特徵,病程緩慢且不可逆,通常在60歲以後發病。據統計,全球60~70 歲人群中AD 發生率為1%,85 歲以上人群AD 發生率則為6%~8%,年齡可能是AD發病的風險因素之一。而且衰弱與AD 發病緊密相關,新加坡2/3 的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伴隨物理性衰弱。儘管AD 的臨床表徵主要為記憶力和識別認知能力的損傷,但是也可表現出移動能力和身體組分的改變,這說明AD 可與衰弱同時發生,且認知衰弱的提出也證明衰弱存在於AD 神經性病變的過程中。AD 發病前期進展緩慢,認知功能上的臨床特點會發生改變,而且高水平的衰弱可伴隨低水平的認知功能。Buchman等根據對823 例參與者的多年隨訪數據構建比例風險迴歸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簡稱Cox 模型),用最小二乘法來分析AD 與衰弱共發生情況,用科學的方法證明衰弱綜合徵會增加AD 發生風險,並提出衰弱和AD 可能有相同的病因,心理(精神)水平的衰弱如沮喪和孤獨與認知減退以及AD 的發生可能相關。隨後又對165 例患者大腦屍檢樣本研究發現,物理性衰弱也會增加AD 患病風險,這可能是由於AD 累積損害患者神經系統控制能力,包括簡單運動,並最終導致認知功能下降。此外,研究者發現與年齡相關的聽力受損(age-related hearing impairment,ARHI)是衰弱的重要標誌,其與物理性衰弱相關因素和認知受損有關。ARHI 引起交流能力減弱而導致的社交隔離和孤獨可能是AD的潛在風險因素,而Gray 等調查隨訪2619 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2 年,經過建模與數據統計指出,衰弱與AD發生率增高無確切關聯。這提示衰弱與AD 的關係研究結果與研究者對衰弱的定義及研究對象間差異有一定關係。

老年衰弱(frailty)綜合徵的研究

四、治療管理

經過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發現,衰弱綜合徵可以通過人為干涉逆轉或減弱。雖然衰弱是一種醫學綜合徵,由多種原因引起,但可以由特殊的方式緩解或治療,比如鍛鍊,蛋白質與熱量補充,增加維生素D 和減少複方用藥等,應根據患者不同情況個性化治療。但由於衰弱綜合徵病因及個體情況差異,目前仍未有治療衰弱綜合徵的成熟藥物,各種激素類藥物、抗炎藥物和抑制劑等仍處於研究階段。

五、小 結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患病率的增加,老年人的健康綜合評估和治療應引起高度關注。衰弱是複雜的老年綜合徵,臨床現有FI 和FP 等多種診斷工具,但由於其發病機制及個體差異的複雜性,並且多與肌少症、PD 和AD 等老年常見病共發,目前仍未有確切診斷的金標準和防治疾病藥物,研究者需要深入研究老年衰弱綜合徵發病的分子機理,建立統一的診斷標準,併為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以期達到老齡人口健康。

(此文為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