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同心携手抗疫 排除杂音笃定前行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形势严峻,确诊病例总数即将突破两百万,病毒传播能力之强、扩散速度之快、蔓延范围之广超出人们想象,对各国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中国在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积极展开抗疫国际合作,向非洲国家提供援助,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了患难与共、同舟共济的中非兄弟情。

面对疫情,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支持和帮助

截至北京时间4月16日上午,非洲54个国家中,52国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7万例,死亡病例累计913例,且呈快速增长势头。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非洲疫情数字相对较小,但非洲国家在经济条件、医疗资源等方面与欧美发达国家不可同日而语,面临的风险更大。鉴于非洲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目前尚不能预估新冠肺炎疫情将给非洲造成多大影响。全球抗疫斗争形势仍十分严峻。

只要有一个国家控制不住疫情,其他国家就会被波及,疫情就不会结束。全球抗疫斗争不能忽视部分非洲国家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现实。当前形势下,国际社会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应对能力。这既是助人,也是互助。

驰援非洲抗疫,中国从未缺席

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但在中国抗击疫情最艰难的时刻,非洲国家给予我们道义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吉布提、赤道几内亚都是只有百万人口的国家,但分别向中国政府捐款100万、200万美元。加纳大阿克拉省、刚果(布)黑角市分别向湖北武汉和江苏苏州捐赠了1万只N95口罩和1万只医用口罩。非洲友人通过筹款捐物、创作歌曲、举办爱心演出等方式,为中国加油祝福。一些非洲在华留学生还担任志愿者,积极参与校园、社区防疫工作。这些暖心画面,见证了中非之间的深厚情谊。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投桃报李,不断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力度。3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希望世卫组织能够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特别是要向一些防护能力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国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援助。


中非同心携手抗疫  排除杂音笃定前行

3月7日,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主要用于救助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3月18日,中国同24个非洲国家和非洲疾控中心的近300名官员和专家举行了视频会议,详细介绍疫情发展趋势、特点及中国在疫情防控和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经验。

4月6日,中国政府向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等18个非洲国家援助的大批医疗物资运抵加纳。

支持非洲抗疫,既是中国的国家行动,也是社会共识

中非友好是在反帝反殖斗争中历经血与火的淬炼铸就的,是在长期相互尊重、共赢合作中不断深化发展的。

阿尔及利亚是牵头提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之一。在这次抗疫国际合作中,两国再次携手应对。2月10日,在湖北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阿尔及利亚航空公司客机不远万里向湖北运送医疗物资。3月27日,中方向阿尔及利亚捐赠的紧急医疗物资援助运抵阿首都,包括50万个医用外科口罩、5万个N95口罩、2000件医用防护服以及医用隔离面罩、医用手套和呼吸机等。4月2日,湖北与阿尔及利亚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治疗和疫情防控经验开展交流。中方还积极协助阿方在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等,为阿方抗击疫情借鉴参考。

像这样同心抗疫的佳话还有很多,中国各地在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快速行动,积极参与援非抗疫合作。近期,河南、湖南等省区向非洲多国提供了抗疫物资,湖北、贵州、安徽、四川等省区同南苏丹、摩洛哥、科特迪瓦、乍得、刚果(金)、刚果(布)等国举行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分享了疫情防控经验。

中非同心携手抗疫  排除杂音笃定前行

四川与科特迪瓦、乍得、刚果(金)、刚果(布)等国举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专家视频会议

中国建筑、华为、华坚等中资企业以及阿里巴巴基金会、马云基金会等民间机构慷慨解囊,在非侨胞等也纷纷行动,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积极援非抗疫。

中非同心携手抗疫  排除杂音笃定前行

从中央到地方,从企业到民众,中国以迅速而广泛的实际行动诠释患难见真情!援非抗疫,中国一马当先,迅速有力。

“恶犬狂吠,旅队笃定前行”——中非友谊无惧流言蜚语挑拨离间

中国在自身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的情况下向非洲国家提供抗疫援助,公开透明,不附加政治条件,不夹带私货,是向需要支持的朋友伸出援手,是为非洲人民早日战胜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光明磊落、问心无愧。非洲人民对此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

3月29日,南非媒体人香农发表文章,以“非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中国的援助”为题,称赞中国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支援非洲大陆抗击疫情的决心,在美欧等国只关心本国所需物资供应时,中国的援助对非洲而言是绝渡逢舟。

中非同心携手抗疫  排除杂音笃定前行

埃塞俄比亚卫生部部长利娅·塔德塞表示:“中国专家分享了翔实可靠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方案,为非洲国家提供了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建议。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约翰·肯格松表示,“非洲国家医疗卫生体系较为薄弱,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与非洲坚定站在一起,主动分享防疫理念及综合举措,给了我们很多支持。”

4月9日,尼日利亚主流媒体《领航报》总编、阿布贾大学客座教授马霍博士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评价中国积极支持尼方抗击疫情,称赞来自中国的物资援助和技术指导是“雪中送炭”,为保障尼民众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诠释了牢不可破的中尼友谊,强调个人私利和政治把戏只会损害当前抗疫事业,呼吁尼民众识破“阴谋论”,辨别“假新闻”,为中国的无私援助点赞喝彩

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缓解了部分非洲国家医疗物资紧缺、防控经验不足的燃眉之急,更向非洲人民传递了信心和力量。这既是中非兄弟情谊的真实体现,也是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应有之义,更是在抗疫斗争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之举。

但总有一些别有用心者对中国的无私善举妄加指责、抹黑攻击,鼓噪所谓“口罩外交“、”慷慨政策”。在世界各国理应守望相助的关键时刻炮制假新闻、散播阴谋论,极其不负责任。近期,更有一些西方势力炒作所谓疫情期间在华非洲人士遭遇歧视,妄图挑拨中非友好关系。

中方高度重视保障外国在华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终坚持中外一视同仁的无差别对待原则,反对任何针对特定人群的差异性做法。中国对非友好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非洲国家和人民对华友好的感情也不会有任何动摇。

非洲国家对外部势力的挑拨也洞若观火。刚果(布)外长加科索仗义执言,表示中国给那些正在艰难抗疫的国家带来了希望,增添了信心,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妄言中国搞“种族歧视”是完全错误的,国际上搞种族歧视的确有其人,但绝不是中国。提到中国,应该竖大拇指,而非恶语相向。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们表示,“非中兄弟之间的事情,完全可以通过友好协商加以解决。任何外部势力,无论出于什么企图,采取什么手段,都无法阻挡非中友好关系发展。”

从并肩战胜埃博拉,再到携手抗击新冠病毒,中非医疗卫生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为保障双方人民的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欢迎并期待国际社会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加大对非洲国家的抗疫援助和支持力度。

正如非洲谚语数百年来所说的那样:“恶犬狂吠,旅队笃定前行”。中国和非洲一直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中非友谊在中国和非洲大地深入人心,牢不可破。中非传统友好决不会因某些外部干扰就停止向前发展。中国将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与非方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直至取得最终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