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同心攜手抗疫 排除雜音篤定前行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形勢嚴峻,確診病例總數即將突破兩百萬,病毒傳播能力之強、擴散速度之快、蔓延範圍之廣超出人們想象,對各國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中國在做好國內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積極展開抗疫國際合作,向非洲國家提供援助,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彰顯了患難與共、同舟共濟的中非兄弟情。

面對疫情,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支持和幫助

截至北京時間4月16日上午,非洲54個國家中,52國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1.7萬例,死亡病例累計913例,且呈快速增長勢頭。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相比,非洲疫情數字相對較小,但非洲國家在經濟條件、醫療資源等方面與歐美髮達國家不可同日而語,面臨的風險更大。鑑於非洲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目前尚不能預估新冠肺炎疫情將給非洲造成多大影響。全球抗疫鬥爭形勢仍十分嚴峻。

只要有一個國家控制不住疫情,其他國家就會被波及,疫情就不會結束。全球抗疫鬥爭不能忽視部分非洲國家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現實。當前形勢下,國際社會必須迅速採取行動,幫助非洲國家提升應對能力。這既是助人,也是互助。

馳援非洲抗疫,中國從未缺席

非洲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地區,但在中國抗擊疫情最艱難的時刻,非洲國家給予我們道義上的支持和物質上的援助。吉布提、赤道幾內亞都是隻有百萬人口的國家,但分別向中國政府捐款100萬、200萬美元。加納大阿克拉省、剛果(布)黑角市分別向湖北武漢和江蘇蘇州捐贈了1萬隻N95口罩和1萬隻醫用口罩。非洲友人通過籌款捐物、創作歌曲、舉辦愛心演出等方式,為中國加油祝福。一些非洲在華留學生還擔任志願者,積極參與校園、社區防疫工作。這些暖心畫面,見證了中非之間的深厚情誼。

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中國投桃報李,不斷加大對非洲國家支持力度。3月5日,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在國務院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希望世衛組織能夠進一步促進國際合作,特別是要向一些防護能力薄弱的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國家,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援助。


中非同心攜手抗疫  排除雜音篤定前行

3月7日,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主要用於救助包括非洲在內的發展中國家。

3月18日,中國同24個非洲國家和非洲疾控中心的近300名官員和專家舉行了視頻會議,詳細介紹疫情發展趨勢、特點及中國在疫情防控和臨床治療等方面的經驗。

4月6日,中國政府向加納、尼日利亞、塞內加爾等18個非洲國家援助的大批醫療物資運抵加納。

支持非洲抗疫,既是中國的國家行動,也是社會共識

中非友好是在反帝反殖鬥爭中歷經血與火的淬鍊鑄就的,是在長期相互尊重、共贏合作中不斷深化發展的。

阿爾及利亞是牽頭提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國家之一。在這次抗疫國際合作中,兩國再次攜手應對。2月10日,在湖北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阿爾及利亞航空公司客機不遠萬里向湖北運送醫療物資。3月27日,中方向阿爾及利亞捐贈的緊急醫療物資援助運抵阿首都,包括5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5萬個N95口罩、2000件醫用防護服以及醫用隔離面罩、醫用手套和呼吸機等。4月2日,湖北與阿爾及利亞進行視頻連線,就新冠肺炎臨床診斷治療和疫情防控經驗開展交流。中方還積極協助阿方在華採購醫療物資,提供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等,為阿方抗擊疫情借鑑參考。

像這樣同心抗疫的佳話還有很多,中國各地在做好本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快速行動,積極參與援非抗疫合作。近期,河南、湖南等省區向非洲多國提供了抗疫物資,湖北、貴州、安徽、四川等省區同南蘇丹、摩洛哥、科特迪瓦、乍得、剛果(金)、剛果(布)等國舉行了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視頻會議,分享了疫情防控經驗。

中非同心攜手抗疫  排除雜音篤定前行

四川與科特迪瓦、乍得、剛果(金)、剛果(布)等國舉行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視頻會議

中國建築、華為、華堅等中資企業以及阿里巴巴基金會、馬雲基金會等民間機構慷慨解囊,在非僑胞等也紛紛行動,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援非抗疫。

中非同心攜手抗疫  排除雜音篤定前行

從中央到地方,從企業到民眾,中國以迅速而廣泛的實際行動詮釋患難見真情!援非抗疫,中國一馬當先,迅速有力。

“惡犬狂吠,旅隊篤定前行”——中非友誼無懼流言蜚語挑撥離間

中國在自身防控任務仍然艱鉅的情況下向非洲國家提供抗疫援助,公開透明,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夾帶私貨,是向需要支持的朋友伸出援手,是為非洲人民早日戰勝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光明磊落、問心無愧。非洲人民對此給予高度肯定和讚揚。

3月29日,南非媒體人香農發表文章,以“非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中國的援助”為題,稱讚中國以實際行動展示了支援非洲大陸抗擊疫情的決心,在美歐等國只關心本國所需物資供應時,中國的援助對非洲而言是絕渡逢舟。

中非同心攜手抗疫  排除雜音篤定前行

埃塞俄比亞衛生部部長利婭·塔德塞表示:“中國專家分享了翔實可靠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方案,為非洲國家提供了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建議。這正是我們所需要的。”

非洲疾控中心主任約翰·肯格松表示,“非洲國家醫療衛生體系較為薄弱,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中國與非洲堅定站在一起,主動分享防疫理念及綜合舉措,給了我們很多支持。”

4月9日,尼日利亞主流媒體《領航報》總編、阿布賈大學客座教授馬霍博士發表評論文章,高度評價中國積極支持尼方抗擊疫情,稱讚來自中國的物資援助和技術指導是“雪中送炭”,為保障尼民眾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詮釋了牢不可破的中尼友誼,強調個人私利和政治把戲只會損害當前抗疫事業,呼籲尼民眾識破“陰謀論”,辨別“假新聞”,為中國的無私援助點贊喝彩

中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緩解了部分非洲國家醫療物資緊缺、防控經驗不足的燃眉之急,更向非洲人民傳遞了信心和力量。這既是中非兄弟情誼的真實體現,也是國際主義和人道主義精神的應有之義,更是在抗疫鬥爭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然之舉。

但總有一些別有用心者對中國的無私善舉妄加指責、抹黑攻擊,鼓譟所謂“口罩外交“、”慷慨政策”。在世界各國理應守望相助的關鍵時刻炮製假新聞、散播陰謀論,極其不負責任。近期,更有一些西方勢力炒作所謂疫情期間在華非洲人士遭遇歧視,妄圖挑撥中非友好關係。

中方高度重視保障外國在華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始終堅持中外一視同仁的無差別對待原則,反對任何針對特定人群的差異性做法。中國對非友好的政策沒有任何改變,非洲國家和人民對華友好的感情也不會有任何動搖。

非洲國家對外部勢力的挑撥也洞若觀火。剛果(布)外長加科索仗義執言,表示中國給那些正在艱難抗疫的國家帶來了希望,增添了信心,為世界樹立了榜樣。妄言中國搞“種族歧視”是完全錯誤的,國際上搞種族歧視的確有其人,但絕不是中國。提到中國,應該豎大拇指,而非惡語相向。非洲國家駐華使節們表示,“非中兄弟之間的事情,完全可以通過友好協商加以解決。任何外部勢力,無論出於什麼企圖,採取什麼手段,都無法阻擋非中友好關係發展。”

從並肩戰勝埃博拉,再到攜手抗擊新冠病毒,中非醫療衛生合作不斷拓展和深化,為保障雙方人民的生命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歡迎並期待國際社會迅速行動起來,採取實實在在的措施,加大對非洲國家的抗疫援助和支持力度。

正如非洲諺語數百年來所說的那樣:“惡犬狂吠,旅隊篤定前行”。中國和非洲一直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中非友誼在中國和非洲大地深入人心,牢不可破。中非傳統友好決不會因某些外部干擾就停止向前發展。中國將繼續在力所能及範圍內,與非方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直至取得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