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今年将提升30万人学历技能素质

南方工报讯(全媒体记者王艳 通讯员蒋周)近日,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了“技能人才之都”专项工作会议。会议明确,2020年是东莞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的关键之年,全年总任务是完成30万人学历技能素质提升、新增技术工人15万人,加之2018、2019已完成培训任务,预计将累计完成100万劳动力学历技能素质提升。

会上印发了《百万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2020年品质提升553专项行动方案》,计划通过更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年度专项行动方案推动“技能人才之都”建设,确保总体进度。方案提出围绕“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品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增强技能人才培养效用等3个方面,推进落实13项重点工作。

据了解,今年是东莞推进“技能人才之都”关键一年,东莞人社部门计划以保数量、优结构、提品质、增效用等四大措施为抓手,确保高质量完成“技能人才之都”年度任务。

保数量,实施专项工作态势的预警督办制度。通过“任务分解、提前预警、分级督办、整改反馈”督办各镇街的任务数量完成,同时发挥人社系统作为专项工作牵头单位的作用,统筹协调,协同推进。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抓执行力建设。

优结构,围绕“湾区先进制造中心”建设,优化技能人才培养结构。优化“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提高线上结合培训比例;优化“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提高特色产业培训比例;优化高技能公共实训计划,再认定一批分基地,提升高技能实训对东莞现代产业体系支撑能力;优化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国际合作效能,打造一批特色国际合作品牌;优化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开发认定首批40个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东莞标准”,提高“东莞标准”培训占比。

提品质, 探索建立技工教育教研室,引导技工院校按照“一校一特色”的方向培育优势专业,全面推广新型学徒制,新增培养3000人。实施“粤菜师傅+矩阵工程”,组织“粤菜师傅+复工复产+健康+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新建一批培训基地、大师工作室,推动校企合作、莞港合作,全年培养1200名粤菜师傅。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提升“家政好手”对品质东莞优质生活的支撑。实施“乡村工匠工程”。实施“技能阵地工程”,打造“技能莞家”线上学习平台,新增建设30家技师工作站,在市高技能实训分基地和技师工作站设立的基础上,支持企业探索建立“产业企业员工技能生态系统”,努力营造“产业配套、技能先进、员工成”的区域人才生态环境。成立“广东技工”东莞培训联盟。加快建设职教城图书馆和“东莞制造”博览馆。

增效用,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增强技能人才培养效用。全面跟踪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以就业质量作为评估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监控。加强培训项目和培训主体的审核,实现产业、企业、岗位、课程相匹配;加强培训过程监管,线上培训要具备完整的培训记录、练习考核;线下培训要有反映学习、实操、考核等记录,确保培训过程真实有效。发挥“工匠精英”效用。新增评选15名“莞邑工匠”、100名“首席技师”,组织“工匠精英四进活动”(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媒体)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