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今年將提升30萬人學歷技能素質

南方工報訊(全媒體記者王豔 通訊員蔣周)近日,東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了“技能人才之都”專項工作會議。會議明確,2020年是東莞推進“技能人才之都”建設的關鍵之年,全年總任務是完成30萬人學歷技能素質提升、新增技術工人15萬人,加之2018、2019已完成培訓任務,預計將累計完成100萬勞動力學歷技能素質提升。

會上印發了《百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打造“技能人才之都”2020年品質提升553專項行動方案》,計劃通過更有針對性和實操性的年度專項行動方案推動“技能人才之都”建設,確保總體進度。方案提出圍繞“灣區先進製造業中心”建設,優化技能人才培養結構;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提升技能人才培養品質;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導向,增強技能人才培養效用等3個方面,推進落實13項重點工作。

據瞭解,今年是東莞推進“技能人才之都”關鍵一年,東莞人社部門計劃以保數量、優結構、提品質、增效用等四大措施為抓手,確保高質量完成“技能人才之都”年度任務。

保數量,實施專項工作態勢的預警督辦制度。通過“任務分解、提前預警、分級督辦、整改反饋”督辦各鎮街的任務數量完成,同時發揮人社系統作為專項工作牽頭單位的作用,統籌協調,協同推進。越是關鍵時刻,越是要抓執行力建設。

優結構,圍繞“灣區先進製造中心”建設,優化技能人才培養結構。優化“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提高線上結合培訓比例;優化“一鎮一品”產業人才培訓計劃,提高特色產業培訓比例;優化高技能公共實訓計劃,再認定一批分基地,提升高技能實訓對東莞現代產業體系支撐能力;優化國際技能人才培養工作,提高國際合作效能,打造一批特色國際合作品牌;優化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開發認定首批40個職業技能培訓課程“東莞標準”,提高“東莞標準”培訓佔比。

提品質, 探索建立技工教育教研室,引導技工院校按照“一校一特色”的方向培育優勢專業,全面推廣新型學徒制,新增培養3000人。實施“粵菜師傅+矩陣工程”,組織“粵菜師傅+復工復產+健康+鄉村振興”等系列活動,新建一批培訓基地、大師工作室,推動校企合作、莞港合作,全年培養1200名粵菜師傅。實施“南粵家政工程”,提升“家政好手”對品質東莞優質生活的支撐。實施“鄉村工匠工程”。實施“技能陣地工程”,打造“技能莞家”線上學習平臺,新增建設30家技師工作站,在市高技能實訓分基地和技師工作站設立的基礎上,支持企業探索建立“產業企業員工技能生態系統”,努力營造“產業配套、技能先進、員工成”的區域人才生態環境。成立“廣東技工”東莞培訓聯盟。加快建設職教城圖書館和“東莞製造”博覽館。

增效用,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導向,增強技能人才培養效用。全面跟蹤畢業生就業創業情況,以就業質量作為評估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加強培訓過程管理監控。加強培訓項目和培訓主體的審核,實現產業、企業、崗位、課程相匹配;加強培訓過程監管,線上培訓要具備完整的培訓記錄、練習考核;線下培訓要有反映學習、實操、考核等記錄,確保培訓過程真實有效。發揮“工匠精英”效用。新增評選15名“莞邑工匠”、100名“首席技師”,組織“工匠精英四進活動”(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媒體)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