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肆意漲價,舊口罩回收再賣,發國難財的人們——良心不痛嗎?

中華民族的一場災難不期而至。國家有難,理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齊心協力、同仇敵愾,共渡難關。

就在上至黨中央,下至普通老百姓,14億國人牽掛著武漢,每天揪著心,全力抗擊“新病毒”的時候,在84歲的鐘南山院士親赴武漢調研,在無數名護士夜以繼日的奮戰在一線的時候,就在大年初一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62歲的梁武東醫生因感染新冠狀病毒肺炎而不幸離世的時候。有些不法之徒,利慾薰心,傷天害理,廢物回收,哄抬物價,坑蒙拐騙,借國家有難之時,趁火打劫,謀取暴利,各地口罩紛紛漲價,甚至有人回收被用過的口罩,重新售賣,大發國難不義之財。

我們平時只要0.8元——2元就能夠買到的一次性口罩已經漲到5-20元。

9132型(N95:分為兩種9132,1860)一個65元,300個一包。一包口罩接近2萬元了。

口罩肆意漲價,舊口罩回收再賣,發國難財的人們——良心不痛嗎?

口罩肆意漲價,舊口罩回收再賣,發國難財的人們——良心不痛嗎?

口罩肆意漲價,舊口罩回收再賣,發國難財的人們——良心不痛嗎?

世上有三種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沒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連狗都不吃的人。

在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戰事緊張的年頭,前方浴血奮戰的志願軍部隊急需醫藥物資。由於當時的美帝及西方國家,對新生的人民政權實行經濟封鎖,直接影響了部隊作戰,危及士兵的生命。

令人氣憤的是,當志願軍部隊向上海私人資本家王康年的“大康藥房”訂購氯黴素、消發滅定粉等6種前線急需藥品時,王康年利慾薰心,一邊拖延不交貨,不顧志願軍5次催貨,竟拿些冷熱水袋、玻璃片等前線不需要的存貨,甚至已生鏽的醫療器械,發往前線應付,貽害志願軍傷病員的治療。

新中國成立初期,王康年借西藥供應緊缺之機,空頭承接志願軍、華東榮軍學校等定貨;並用賄賂、腐蝕幹部等手段進行投機、詐騙;偷漏國家稅收,騙取、拖欠國家銀行大量貸款,私套外匯,使國家在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都遭受嚴重損失。

王康年是以行賄、嫖妓等方式腐蝕國家工作人員,行賄金額2萬餘元。騙到訂貨款後,採取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手法應付交貨,如用次消發噻唑片充好消發噻唑片、用二千倍顯微鏡充二千五百倍顯微鏡等等。上海市人民法庭於1953年判處其死刑,執行槍決.

2003年春季“非典”時疫情最嚴重的廣州,板藍根被炒到百元以上;還有河南省長垣縣的一個名叫張濟坤的生意人通過銷售偽劣“非典”防護服,謀取暴利,他從沒有防護服生產、經營資格的南陽市神龍無紡布有限公司處,以每套2.2元的價格,購買了1.2萬餘套劣質防護服,分別賣給北京某醫院,並在本地銷售了3000餘套。後來被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抓獲。

防護服是白衣戰士的救生衣,是保護白衣戰士健康的一道重要屏障。從某種意義上說,防護服是他們的生命線,張濟坤等人無疑是在醫務人員背後開了一槍。

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前,蔬菜,水果,肉類都有一定幅度的漲價,口罩漲價也能理解。

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價格由價值決定,反映價值並反映供求關係。價格由價值決定,受供求關係影響又制約供求關係。

但是當國家有難,無數人命懸一線,不求你免費贈送,最起碼不能太離譜,更不能把廢棄的口罩回收再出售,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良心不會痛嗎?

堅決要求司法部門依法予以嚴懲,在非常時期,對這些發“國難財”的人,一定要追求他們的刑事責任。60多年前的王康年是被判了死刑的。這就是趁火打劫者的應有下場。

對於某些商販:生活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生而為人,勸你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