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肆意涨价,旧口罩回收再卖,发国难财的人们——良心不痛吗?

中华民族的一场灾难不期而至。国家有难,理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同仇敌忾,共渡难关。

就在上至党中央,下至普通老百姓,14亿国人牵挂着武汉,每天揪着心,全力抗击“新病毒”的时候,在84岁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调研,在无数名护士夜以继日的奋战在一线的时候,就在大年初一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62岁的梁武东医生因感染新冠状病毒肺炎而不幸离世的时候。有些不法之徒,利欲熏心,伤天害理,废物回收,哄抬物价,坑蒙拐骗,借国家有难之时,趁火打劫,谋取暴利,各地口罩纷纷涨价,甚至有人回收被用过的口罩,重新售卖,大发国难不义之財。

我们平时只要0.8元——2元就能够买到的一次性口罩已经涨到5-20元。

9132型(N95:分为两种9132,1860)一个65元,300个一包。一包口罩接近2万元了。

口罩肆意涨价,旧口罩回收再卖,发国难财的人们——良心不痛吗?

口罩肆意涨价,旧口罩回收再卖,发国难财的人们——良心不痛吗?

口罩肆意涨价,旧口罩回收再卖,发国难财的人们——良心不痛吗?

世上有三种人:一是良心被狗吃了的人,二是良心没被狗吃的人,三是良心连狗都不吃的人。

在1951年,正值抗美援朝战事紧张的年头,前方浴血奋战的志愿军部队急需医药物资。由于当时的美帝及西方国家,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经济封锁,直接影响了部队作战,危及士兵的生命。

令人气愤的是,当志愿军部队向上海私人资本家王康年的“大康药房”订购氯霉素、消发灭定粉等6种前线急需药品时,王康年利欲熏心,一边拖延不交货,不顾志愿军5次催货,竟拿些冷热水袋、玻璃片等前线不需要的存货,甚至已生锈的医疗器械,发往前线应付,贻害志愿军伤病员的治疗。

新中国成立初期,王康年借西药供应紧缺之机,空头承接志愿军、华东荣军学校等定货;并用贿赂、腐蚀干部等手段进行投机、诈骗;偷漏国家税收,骗取、拖欠国家银行大量贷款,私套外汇,使国家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都遭受严重损失。

王康年是以行贿、嫖妓等方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行贿金额2万余元。骗到订货款后,采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等手法应付交货,如用次消发噻唑片充好消发噻唑片、用二千倍显微镜充二千五百倍显微镜等等。上海市人民法庭于1953年判处其死刑,执行枪决.

2003年春季“非典”时疫情最严重的广州,板蓝根被炒到百元以上;还有河南省长垣县的一个名叫张济坤的生意人通过销售伪劣“非典”防护服,谋取暴利,他从没有防护服生产、经营资格的南阳市神龙无纺布有限公司处,以每套2.2元的价格,购买了1.2万余套劣质防护服,分别卖给北京某医院,并在本地销售了3000余套。后来被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抓获。

防护服是白衣战士的救生衣,是保护白衣战士健康的一道重要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说,防护服是他们的生命线,张济坤等人无疑是在医务人员背后开了一枪。

此次疫情发生在春节前,蔬菜,水果,肉类都有一定幅度的涨价,口罩涨价也能理解。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但是当国家有难,无数人命悬一线,不求你免费赠送,最起码不能太离谱,更不能把废弃的口罩回收再出售,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良心不会痛吗?

坚决要求司法部门依法予以严惩,在非常时期,对这些发“国难财”的人,一定要追求他们的刑事责任。60多年前的王康年是被判了死刑的。这就是趁火打劫者的应有下场。

对于某些商贩:生活不容易,可以理解,但是生而为人,劝你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