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煙囪林立、機聲隆隆、火花四濺的廠礦和企業,忙碌的工人,標準的安全帽白毛巾,一直是許多人深藏在小時候的記憶。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但隨著工業革命和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大量工廠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有的因為區域規劃的變動被搬走了,留下一片廢墟;有的因為產業變革而轉型,留下遍地遺址;有的因為發展需要另覓新地,留下大片的閒置廠房。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適逢城市房地產開發如火如荼,在大興土木的熱潮中,一些尚未被界定為文物、未受到重視的工業建築和舊址,成為被推土機碾壓的對象,正急速從城市中消失。

在雲南也亦是如此,國家和政府的重視,一部分得以倖存下來,石龍壩水電站、昆明鋼鐵廠、雲南鳳慶茶廠老廠區成功入選國家工業遺產名單,但遠不止這些,遺產申報工作也一直在如火如荼的申報中。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近日,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下發《關於組織開展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工作的通知》,啟動雲南省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工作。

其中,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申報範圍主要包括:1980年前建成的廠房、車間、礦區等生產和儲運設施,以及其他與工業相關的社會活動場所。

申請國家工業遺產需工業特色鮮明、工業文化價值突出、遺產主體保存狀況良好、產權關係明晰,並具備5個方面的條件:在中國歷史或行業歷史上有標誌性意義,見證了本行業在世界或中國的發端、對中國歷史或世界歷史有重要影響、與中國社會變革或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密切相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具有代表性的工業生產技術重大變革,反映某行業、地域或某個歷史時期的技術創新、技術突破,對後續科技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具有較高的科技價值;具備豐厚的工業文化內涵,對當時社會經濟和人文發展有較強的影響力,反映了同時期社會風貌,在社會公眾中擁有強烈的認同和歸屬感,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規劃、設計、工程代表了特定歷史時期或地域的工業風貌,對工業後續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具備良好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基礎。

據瞭解,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按屬地原則申報。遺產所有權人為申報主體,填寫《國家工業遺產申請書》,經當地縣級或市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後,向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提出申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對各州(市)申報材料進行審查,明確推薦名單,擇優向工業和信息化部推薦申報。工業和信息化部委託專業機構對本次申報情況進行評審,經審查、公示、核定後向社會公佈。

然而,工業遺產,不僅僅是文化遺產,也是記憶遺產、檔案遺產,它們曾記錄著什麼樣的歷史故事?又煥發出怎樣的精神,下面就一起走進這些雲南工業遺產,回味那些悠悠歷史。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石龍壩水電站

所在地:雲南省昆明市西山區海口鎮螳螂川上游

始建年代:1910年

主要遺存:廠房、兩臺德國西門子·舒克公司製造的240千瓦水輪發電機、德國海登海姆的伏依特公司生產的水輪機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遺產歷史:石龍壩水電站是我國第一座水力發電站。其主要由民間集資,從德國西門子公司引進技術設備,自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0年)七月動工,耗資50餘萬銀元於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四月建成送電。

電站初建時,名為“商辦雲南耀龍電燈公司”,一九三八年六月一日改為“雲南耀龍電力公司”。

抗戰期間,水電站雖四次遭到日本飛機轟炸,但始終未能阻止電站由民用電轉為軍工生產和防空報警電源的供電,為奪取抗戰勝利和雲南的和平解放立下了汗馬功勞。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如今,石龍壩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已增至6000多千瓦。發電最高峰在1971年,年發電量為3980.6萬千瓦時。1910年修建的水電站辦公樓如今已成文物陳列室。裡面,各種文字與實物向遊客講述著水電站一路走來的故事。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昆明鋼鐵廠

所在地:雲南省昆明市安寧市

始建年代:1939年

主要遺存:橋鋼廠軋鋼車間和辦公樓、本部一、二、燒,六號高爐及設施,本部三、四、五號高爐,本部第二鍊鋼廠廠房及設施。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遺產歷史:現在的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前身就是昆明鋼鐵廠。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始建於1939年,經過多年轉型發展,已由單一鋼鐵製造企業逐步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相結合的現代企業集團,主要業務包括鋼鐵冶金、現代物流、新型材料、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水泥建材、煤焦化工、礦業開發、文化旅遊、地產置業、養生敬老、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產業,是中國企業500強之一。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雲南鳳慶茶廠老廠區

所在地: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

始建年代:1939年

主要遺存:“滇紅茶”創始人馮紹裘先生自行設計的 “三筒式手揉機”“腳踏與動力兩用之揉茶機”“腳踏與動力兩用之烘茶機”,蘇式建築辦公樓,馮紹裘銅像,烘乾、篩分、成品、制箱、包裝車間,倉庫 3棟;鐵軌3段;1975年德國進口 500HW低速柴油發電機,1975年購置的解放牌消防車,精製茶生產線,木製勻堆機 2套,風選機。

遺產歷史:雲南鳳慶茶廠(原順寧實驗茶廠,現雲南滇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老廠區始建於1939年3月,是我國馳名中外的名茶“滇紅”的誕生地,創始人為馮紹裘先生。鳳慶茶廠是全國最大的集種植、生產、加工、科研、銷售於一體的民營股份制茶葉企業。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滇紅集團是國家出口紅茶定點生產企業,國家紅茶一套樣“標準實物樣”制樣單位,“鳳”牌茶葉榮獲 “中華老字號”稱號,“鳳”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雲南省著名商標”“滇紅茶傳統制作技藝”入選“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目錄”。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滇紅茶葉產品就暢銷國內外市場。滇紅茶曾一舉奪得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享譽世界,為臨滄贏得了“滇紅之鄉”的美名。1986年,雲南省原領導人就將鳳慶功夫紅茶贈送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滇紅茶一直被國家定為外交禮儀茶,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友誼的信物。聞名中外的鳳慶茶廠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茶葉科研價值。

老廠房煥發新活力,“國家級名單”為雲南工業遺產活力再造賦能

如今的鳳慶茶廠老廠區,已是雲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雲南省科學普及教育基地,每年接待5000多人次來此學習觀摩。在這裡,人們通過保存完好的製茶設備、廠房等實物,瞭解滇紅茶文化與茶產業成長曆程。(文/芭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