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困難,尿頻,是什麼疾病引起的?

排尿困難,是指人們在排尿時候必須要通過來自腹部擠壓才能順利排出尿液,而尿頻是指排尿次數的增多。那麼,這兩種症狀,又是由什麼疾病引起呢?

排尿困難,尿頻,是什麼疾病引起的?

一般來說,患者如果出現了排尿困難,通常都會伴有尿頻、尿急以及排尿延遲等症狀。如果一個人出現了排尿困難的話,一般都是屬於出現下尿路梗阻的情況,這類梗阻性疾病主要包括膀胱頸部梗阻、膀胱鄰近器官的腫瘤壓迫引起的梗阻、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及尿道腫瘤或者結石或者異物、尿道狹窄等。

排尿困難,尿頻,是什麼疾病引起的?

此外,泌尿系感染也可能會出現排尿困難伴尿頻,因為下尿路在被感染後可能會出現尿道的充血水腫,造成下尿路梗阻,另外,炎症也會影響到膀胱以及尿道末梢神經,影響逼尿肌、括約肌的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出現排尿困難症狀。

當然,排尿神經系統出現障礙時,如,脊髓疾病、糖尿病的併發症等,也會影響膀胱逼尿肌功能,導致此功能出現障礙,然後出現排尿困難和尿頻,而這種尿頻現象也被稱之為神經性尿頻。

排尿困難,尿頻,是什麼疾病引起的?

一般來說,神經性尿頻好發於學齡前期兒童,尤以4~5歲為多見。在臨床上,多是表現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但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每天的排尿次數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10多次,可每次排尿量很少。當然,有時僅幾滴,睡眠後則無尿頻,主要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或上課時加重。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這些特點診斷,同時做相關的檢查。#醫聯媒體超能團##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