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樂山大佛,西南地區的小夥伴們一定很熟悉,它是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的一座超大石佛像,也是世界上最高的石佛像,最大的彌勒佛坐像。樂山大佛雄偉壯觀,是少見的依山體而鑿的坐佛,並且隨著時間推移,考古學家們漸漸發現了它身上的一些秘密。
樂山大佛全名叫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始建於唐朝開元年初,歷經九十載才建成,經歷了無數次的破壞和修復,仍然屹立不倒,是為中華奇觀。那麼是誰主持修建的它呢?據史書記載,樂山大佛是貴州僧人海通和尚主持修建的,修鑿的佛像為彌勒佛,而修建的目的僅是為了減弱河流交匯處的水勢(也說降服水妖)。海通和尚是個極其正直的和尚,籌集修佛的資金時,當地的官員曾向海通和尚索賄,但海通和尚嚴詞拒絕,稱“自目可剜,佛財難得”,最後竟真的自挖一目送給了官員,嚇得官員閉口不提此事。
樂山大佛是一尊倚坐雙手扶膝式的彌勒佛,總高71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手指最長的有24米,腳背寬9米、長11米,頭上共有1021個螺髻(後人所加)。而最初的大佛比這更加離譜,其外表塗有顏料,鑲嵌有寶石,部分地方還貼有金箔,嚴格按照《造像度量經》所說的施工,可謂寶相莊嚴。並且大佛的外面還建有木閣保護,當時只是作為凌雲寺的內屬佛像而已。
關於樂山大佛的傳說也有許多,似乎從建好那一刻起就開始顯聖了,最出名的莫過於大佛閉眼流淚了。據傳,在1959-1961三年大饑荒的時候,大佛閉過一次眼,因為當時餓死的人不計其數,屍體都漂浮在河裡,大佛不忍此景於是閉眼。對此科學家也展開了調查,但不明原因,於是重新修鑿了大佛的眼睛。
之後的1963年〝造神〞運動,大佛流過一次眼淚。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流過一次眼淚,1994年也流過一次。之後的2002年,大佛不再流淚,而是出現了罕見的“佛光”,樂山大佛的上空出現了日暈現象,那是一個內紅外紫的五彩光環,時明時暗,真可謂千年難遇。
關於大佛流淚和出現佛光的記載還有許多,科學家猜測因為大佛地處三江交匯處,氣候溼潤異常,經常降雨,雨水沖刷掉了大佛眼部的塗料,所以看起來就像閉眼一般。而佛光就是近似彩虹生成的原理了。不過大佛體察人間疾苦而落淚的傳說依然很美好,如今相關的影像資料還保存在樂山陳列館。
古時候修建佛像,往往在佛像上修建密室藏東西,樂山大佛也不例外。1962年政府組織維修樂山大佛,這也是建國後開展的第一次大型修復工作,人們竟然在大佛的心臟處發現了一個封閉的藏髒洞。那是一個高3.3米、寬1米、深2米的人工開鑿暗室,可惜裡面只有破舊的廢鐵和鉛皮,很明顯是被盜過,隨後就被工匠用青磚、水泥灰封閉。2006年6月學者們對大佛做了個內部結構探測,但對密室隻字未提,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什麼說法,看來大佛藏髒洞裡的東西去向仍舊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