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4月22日下午,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温小兵在直播访谈现场感慨道,作为全市最年轻的一个区,借助东风,鄠邑区将重振昔日教育辉煌。西安市鄠邑区振华中学校长刘战锋,鄠邑区北关初级中学校长冯建立,西安惠安小学校长杨小川,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小学校长王东峰同时做客华商全媒体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本次直播吸引了近20万网友在线观看。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鄠邑区

立足实际加快教育项目建设累计整合资金近10亿元

温小兵介绍,鄠邑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4所。其中公办义务段学校108所,在册学籍数34341人,教师2606人。

近年来,鄠邑区累计整合各类资金近10亿元,先后实施“高中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一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城乡学校硬件设施、资源配置差距不断缩小。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市教育的规划引领下,公办义务段学校15个“名校+”教育联合体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区内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随着城镇化加快,城区学位相对紧张,今年秋季义务段学校学位差额为250个左右。针对这一问题,从去年开始开始采取扩建、扩容等措施,可以再为城区公办义务段新增学位570个,不仅能全面满足群众对城区学位的需求,还可以有效杜绝“大班额”问题。此外,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的进度安排,近3年将分批次启动新建、改扩建项目11个,建成后将再增加学位5175个。据估算,这些学校建成后,可保证未来十年全区学生就学需求。


今年年内,鄠邑区将投资1.62亿元,启动新建新区初中、新区第二小学等。投资1300万元,实施甘河中心小学、余姚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项目;投资522万元,完成渭丰初中等1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提升工作,全面改善公办义务段学校办学条件。2020年内,为义务段学校招聘教师248名,提前完成三年内消除义务段临聘人员的目标任务,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方面,充分发挥22个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筹建“名校长工作室”,年内再确立30个校级名师工作室,实现区内“名校+”全覆盖,让区内薄弱学校得到质的提升。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上,坚持以“五步三查”为基本课堂形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要让学校成为所有孩子的
家园、学园和乐园…

谈起自己学生的变化眉飞色舞,鄠邑区参加访谈的校长们务实的作风赢得了网友一直好评。


鄠邑区振华中学校长刘战锋介绍了在人文关怀和家校互动等方面的亮点。振华中学曾是典型的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落后,加之学校地理位置偏远,生源一度减少。2018年学校创新办学思路,结合实际开始创建转型工作,成功转型为西安市首家平原地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办学思路转变,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办学效果显著提升,一下子成了附近的热点学校。更重要是探索出一条农村寄宿制学校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解决了不少区内家庭子女就学的后顾之忧。


“我们学校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抓教师的专业发展。”

鄠邑区北关初级中学校长冯建立介绍了在质量提升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构建特色的德育体系,让学生自主管理。”西安惠安小学校长杨小川说,西安惠安小学和山阴小学结成“名校+”教育联合体,惠安小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调动资源细心扶持“+校”发展。如资金帮扶、改善校容校貌、帮助提升内涵,录制好课程一起分享等。


“我们结合实际开设了农民画、二十四节气、科技种植体验活动等特色课程……”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小学校长王东峰称这些课程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END


“全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区县教育系列直播访谈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