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自古人才是家國的寶貴財富。所謂"得人者倡,失人者亡"。這個"人"指的就是人才。縱觀歷史以往,秦朝能以西戎僻國逐漸強大,統一六國,靠的就是歷代人才的作用,這是已經成了定論的事實。但凡歷史上的盛世或者清明政治,幾乎少有不與人才有關係的,比如"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的早中期。

而人才的流失,幾乎也成了國家衰弱或者滅亡的直接原因。比如,戰國時期的魏國,有大量的人才,卻留不住,結果,淪落到被動挨打的地步,為秦國給滅亡了。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金榜題名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一,北宋人才是如何流失的呢?這些人才不是還在本國當官嗎?沒有外流到西夏或者契丹去,依然在宋朝服務嘛?

說實在的,宋朝的人才是另外一種流失。一個人才在有平臺展示的地方,會發生作用,對有才能的人,不給他平臺展示,那也是叫做人才流失。戰國時,人才如流水,到處流,流到一個合適的地方停下來走上平臺,產生價值。北宋的人才的流失是在體制之內內耗,壓制,打擊,流放等人設的摧殘,所以比人才流失更可殘忍和不可諒解。

北宋的體制,產生了大量的人才,一方面是科舉制度選撥人才的優越性,從底層上來的生源更務實;另一方面是上層重視人才,給人才展示提供了比較優越的環境,這裡面自然有用優勢的地位留住南方優秀人才為自己服務,使漢族人才不致於流向西夏或者契丹。但是,一場本來出於割瘡式的改革,把這種關係給扭轉了。北宋人才在內耗中從中央流向地方,從朝廷淪落江湖。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最能說明這個問題:人才悲涼後的士大夫情懷。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王安石

二,宋仁宗時期的范仲淹新政,從開始到結束,只維持了一年多就結束了。

我們發現,這次失敗的結果是變法者出了朝堂,新政領袖流出朝廷到地方做官。

慶曆五年(1045年)正月二十八日,范仲淹被罷去參知政事,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同一天,富弼亦被罷去樞密副使,改任京東西路安撫使、知鄆州。

正月二十九日,杜衍被罷為尚書左丞,出知兗州。

三月初五,韓琦罷樞密副使, 加資政殿學士, 知揚州。至此, 主持變法改革的主要人物,全被逐出朝廷。

八月下旬,歐陽修罷河北都轉運使,改知滁州。至此,慶曆新政徹底失敗。

這次新政的啟示是,變法失敗後,優秀官員形同流放,反對勢力捲土重來,繼續著實行新政前的老路子,把"三冗"推向深淵,北宋的難題並沒有解決。

這些人才一動,其他一派就上臺,垂直復買張船票上了既往的航船——張繼《楓橋夜泊變調》

三,宋仁宗去世後,有大志的宋神宗要立志振興搖搖欲墜的朝野危局,任用王安石變法。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宋神宗

王安石有個渾號叫"拗相公",也就是"一根筋",他在變法中容不得別人的反對意見。但凡別人一反對,提出不同意見,他就把別人馬上貶出朝廷,把別人流放到外地去。這樣朝廷中就只剩下一批他為首的變法派了。

這樣的壞處無疑與"廣開言路"背道而馳,激起反對派更大的反對,變法的阻力越來越大。

朝廷內的爭論在宋朝演變得更加激烈。這是由於宋朝內部的組織機構的制度的特殊所致,因為宋朝對宰相的權利沒有明確的規定。當年的內閣與如今的國會幾乎差不多。但是,皇帝掌握著平衡的權利,他可以在群臣的爭論裡得到有利於正確的結論。北宋政府的機構複雜而且笨拙,功能重複。這與北宋的“三冗”有關係。王安石後來越級擅權,是越過"二府,三省,六部"長官而集權於一身,才幹出了變法八年不倒這件大事。

這一事件的背後,把許多持不同意見的士大夫們排斥在外,在朝中形成極少數。這一流毒,在王安石變法或者失敗後北宋的文官政治基礎悉為破壞。一個以文官政治基礎為基本組織機構的政府,在大多數文官或死亡或被壓制的局面下,賢能喪失無法補充,庸才上位巧取豪奪,封建國家一定會走下坡路,直到滅亡。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宋朝的行政機構,二府三省六部

而宋朝的結局,完美的沿著這條人設,走到被落後的異族滅亡。歸其原因,就是沒有反對派的言論修正。不在爭議中修正改革路線,集思廣益,合理的改革條例在落實中也會變得不合理。這是當權者壓制輿論的必然後果。

四,兩個陣營較量到最後,耗空了朝廷的人才資源。

王安石有皇帝撐腰,在變法問題上是絕對少數派,但他們擁有最大權利;反對派幾乎是元老重臣幹練有才之士,人數眾多,幾乎佔據了整個朝堂,沒有大權,但有言論權,後來,連言論權也被剝奪。

們的陣容成了鮮明對比。

當權派:

宋神宗、王安石

曾布、呂惠卿、李定、鄧綰、舒亶、王雱、謝景溫、蔡卞、章惇、呂嘉問。

反對派:

司馬光、韓琦、富弼

呂誨、曾公亮、趙忭

文彥博、範縝、孫覺

張方平、李常、劉恕

歐陽修、韓維、程顥

蘇東坡、蘇子由、呂公著

王安禮、王安國、劉摯、蘇頌

李大臨、鄭俠、范仲淹

其他御史……

這就讓人奇怪了,為什麼反對派盡是北宋精英?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同時,也看出這場鬥爭對北宋的危害。因為所有對新法持異議的皆遭撤職,罷官議罪。而八年之後,宋神宗又不得不撤了王安石,呂惠卿和鄧綰等改革派。如此以來,宋神宗是把兩派人物都給掛了。他的改革強國夢 徹底的破滅了。最後,只落得統治一群庸才在朝廷胡作非為,北宋的國勢日益衰退。

五,清除御史臺

在中國,檢查制度是朝廷的一個悠久的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代表輿論時時對當政的政權給予批評和監督。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的朝廷裡,時時對皇帝諍言,向皇帝反應輿論。這種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但是,如果王安石對此有深刻詮釋的話,他的改革就幹不下去,他對反對派為重要組成力量的御史臺進行清洗。徹底破壞了宋朝的輿論機構。不允許清議。如此以來,群憤湧動,但凡不聽招呼者,即被清除出去,到窮鄉僻壤做小官。

御史中丞呂誨首先遭到革職。接著是御史劉恕不從王安石要求辦事,被彈劾丟官。這樣一來,御史臺幾個同仁聯名彈劾王安石,被王安石一舉拿了六個御史。被放到邊遠地方賣酒守櫃檯去了。蘇子由也落職,他反對青苗法,富弼不幹了,範純仁要求王安石收回成命,恢復御史舊有官員,範純仁遭流放。最後倒下的兩名御史是王安石的朋友,孫覺和呂公著。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改革是一場辛苦的申請,皇帝也得不到休息

一個月之內,王安石清除御史臺十四人,十一名是御史,三名是皇宮中的諫官。

此時,改革派成了三巨頭,王安石、曾布、呂惠卿。

接下來,韓琦和張方平告老回鄉。

司馬光拒不受職,回家寫《資治通鑑》去了。範縝氣個半死,叫了牛車回鄉割草。

趙抃辭職回去教書法課,書法於時大有補益。

曾公亮七十餘,本想在朝廷養老,只怨太鬧雜,也回鄉修黃老圖清靜去了。

蘇東坡這會兒在伏案寫《上神宗皇帝萬言書》,準備罷官而外出旅遊。

朝中就剩下王安石一幫人了。

我們要討論的不在王安石的成功和失敗,而是在變法之中,朝中人才的流失和文官政治體制的毀壞。就上述人才去就而言,這次變法也就間接促成了北宋後來滅亡的先兆。內部腐爛,不用外來攻擊,先就在朝中凸現了。北宋最後的兩代帝王的亡國命運,與這段時間的人才或死或亡存在著因果關係。

六,王安石變法的初衷是好的,在理論上也講得通,王安石變法碰上的阻力遠比前輩范仲淹的新政要小。

因為王安石吸取了前輩的教訓,王安石變法首先從經濟、軍事制度的改革做起,而繞過了澄清吏治這類最敏感的社會問題,當然,這裡面就大大減少了改革遇到的阻力。 這說明王安石智商非常了得。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影視劇裡的宋神宗

在實施變法的過程中,王安石採取了壓制反對人士言論的自由,結果激起了自上而下的文官及儒生們的反對。文官集團反對,上面說了,抽掉言論平臺,流放,貶官……離開朝廷,到了外地,再怎麼鬧,也攪不起大波浪。對於科舉考試的年輕人,王安石自己做了一部考試的指南《三經新義》來規範淨化科場的新生,使之被錄取後直接為變法服務。

王安石的《三經新義》,是他寫的一部科考指南。成了當時思想的官方標準,用以代替過去所有的疏注。因為中國的考試一般是以經書的一段為題,而考生的發揮題意也要依據經書。王安石的這個制度一建立,那麼所有的考生都必須仔細領會王安石的話,在題意裡面有這樣的思想。並且對題目裡面的每個子的來源都要有所說明。王安石的《三經新義》發行廣泛,幾乎每個考生都有一本,而且,天天背誦,爛熟於胸。這把書編成的時間不到兩年。在變法期間,是宋朝書生的必讀數目。他們的前途與此息息相關。除非不想考試而當官。每逢王安石有新思想出來,新版本立即應考生們要求立即出版。如果王安石愛錢,版稅應該壓垮他的背。遺憾的是,王安石私德無隙可擊,不好色也不愛錢。但是,這不足以掩飾他對控制輿論的種種表現手段。王安石的《三經新議》對這幾屆考生或者朝廷取仕無疑是個災難。當王安石一退出改革,這部書立即棄諸陋巷,無人理會。這一般均是急就章式的文章的命運。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命運。

沒有想到的結局,北宋的滅亡與一場改革中的人才耗盡有關係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范仲淹

如此一來,當後來的反對派當權時,這幾屆在《三經新議》為指南下錄取的官員,也會遭到當權派的壓制,不會委以重要一點的官職。北宋末代兩主時期的當權派,從這幾屆爬上高位後,把北宋帶到亡國的邊沿。

北宋的人才流失,就是在這樣的內耗中蕩然無存,及至文官集團中的正直賢能們"流失"後,國家權利落到一班庸才和兇才手中,國家和民眾的危機日益加重,最後還是沒有逃出人才流失後亡國的宿命。

資料來源於《宋史》及林語堂《蘇東坡傳》

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