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會用疊字表達喜愛?心理學解釋來了

受訪專家: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丁思遠

對自己喜愛的對象如戀人、寵物、孩子等,我們常會用疊字來對話或稱呼,如“吃飯飯”“寶寶”“小豆豆”。這不太符合成人的說話方式,但我們為什麼會用疊字表達喜愛之情呢?


我們為什麼會用疊字表達喜愛?心理學解釋來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可以解釋這種“幼稚化”的表現——退行。退行最初是弗洛伊德提出來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指一個人在面臨焦慮、挫折或其他應激狀態下,心理狀態會返回到年幼階段,放棄已經學會的相對成熟的應對方式,用更原始或幼稚的方法來處理問題。但後來人們發現,我們不僅會在負面狀態下發生退行,在輕鬆愉快和安全的氛圍下,也會用退行的方式來表達。

使用疊字可以讓我們重新體驗幼時輕鬆、愉快、受關注的美好感受。小時候,我們並不會聽到父母每時每刻都用疊字的方式來對別人說話,因為疊字屬於兒童語言而不是成年人的語言。只有當父母對作為孩子的我們有充分的興趣和喜愛,對我們非常關注時才會切換成孩子般的語言,以便我們理解。比如父母耐心地教我們說話或者愉快地陪我們玩遊戲時,就會不停用疊字來說話,而這時作為孩子的我們感受也是相當溫暖的。長大後,在與喜歡的對象相處時,我們使用疊字能讓幼時的美好感受如純真感、安全感、創造力、愛的回應和信任等被喚醒。大多數時候,我們對喜愛的對象使用疊字時,是處於良性退行的狀態,這對關係是有好處的。

另外,疊字也是表示低攻擊性的一種方法。當我們與喜愛的對象,尤其是與伴侶鬧矛盾時,有時也會用疊字的方式說話。這會讓我們的不滿和負面情緒聽起來沒有那麼多的攻擊性,不容易讓對方感到受傷或引起對方的負面回應。

不過,也有些時候與疊字同時出現的是惡性退行。比如,你的另一半在需求沒有被滿足時,可能會突然展現出小孩子般的任性和無法溝通,一邊用疊字說話一邊哭鬧,甚至攻擊,怎麼都哄不好。這種情況可能是對方想通過退行的方式來博取關注和獲得滿足,就像小孩子鬧著要糖吃。面對對方類似傾瀉情緒的、幼稚的行為時,建議主動以成人的方式溝通,理性、成熟地對話,而不是一味哄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