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氾濫


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氾濫


不光不能挑了,想多買點、少買點都不行,盒裡裝幾個就只能買幾個!”想買二斤蘋果的市民陳女士挺納悶兒,家門口幾家水果店都“升級”了,可買水果卻比以前更麻煩:很多水果都被分裝進塑料盒,只能論盒買。


記者走訪發現,多家水果店都開始給過去散裝的水果層層“穿衣”:封上保鮮膜、裝入塑料盒、套上塑料袋。過度包裝的同時,老百姓購物也直呼不便。水果裝盒風潮為何掀起?背後有啥邏輯?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氾濫

水果不讓挑:

大小水果紛紛裝盒賣

三源裡“百果香”水果店裡,售貨員左手吊起一串葡萄,右手拿著剪刀把打蔫了的一顆一顆剪掉,最後裝進一次性塑料盒裡。他周圍,已經碼好了一層層包裝完畢的金橘、蘋果等水果。

很多消費者習慣散挑的水果也都被打包裝進盒裡。南果梨雖然標著7.5元一斤,但已全被保鮮膜裹起來,分裝在塑料盒裡。幾位顧客挨個兒拿起、端詳、又放下,遲遲無人購買。“都裝進盒裡了,不能挑,不知道新鮮不新鮮!”一位顧客說。

過去像梨、蘋果這樣的水果幾乎都是散裝的,顧客挑完了稱重算錢,數量、質量都能由顧客自己掌控,現在可選的餘地小多了。以南果梨為例,一份8個,單身小青年吃不了,想少買點還不行;三口之家想多買點,只能買兩份,一共16個,又怕吃不完壞掉。

類似的情況在知名的連鎖水果店裡更普遍。記者接連走訪果多美北太平橋店和花園路店發現,蘋果、梨、柑橘、獼猴桃等大部分水果都被包裝起來,有的套好保鮮膜,有的裝進硬塑料盒,散裝水果相對較少。記者數了一下,每家水果店裡裝盒銷售的各類水果大約有四五百盒之多。

陳女士抱怨說,過去這種包裝水果主要在電商渠道賣,現在實體門店甚至超市都被“傳染”了,“上門買水果就是為了挑新鮮的,為什麼商家都愛論盒賣?”

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氾濫


裝盒就光鮮?

商家止損圖方便

水果裝盒銷售的風潮為何愈演愈烈?

“如果是散裝的,就跟市場沒啥區別了。”朝陽北苑一家名為“果蔬好”的生鮮超市售貨員說,這些水果進貨時都是散裝的,運到店裡後再分裝到塑料盒裡,“包裝起來的水果好看、乾淨,像橘子、梨之類的水果,散裝也壞得快。”

“賣水果的就怕水果壞得快,這是最關鍵的原因!”本市一家水果店老闆周遊向記者透露,水果裝盒主要原因是商家為了止損:其一,對於盒裝水果,顧客不會像散裝水果一樣反覆挑選;其二,裝盒是水果保鮮措施之一,可以延長銷售時間。

記者注意到,水果裝盒的銷售方式主要集中在新近升級的水果生鮮超市和高檔超市中,傳統菜場和平價超市中,大量水果還是散裝售賣。

周遊解釋,“還有一些盒裝水果,由於包裝精緻,價格也能往上抬,所以商家更喜歡裝盒。”包裝成本的增加,難免要算進水果的價錢裡;但一些裝盒的水果延長了銷售時間,新鮮度難免也會“打折”。

水果不能挑只能論盒買 實體水果店過度包裝氾濫

不可降解:

包裝垃圾從塑料袋變“三件套”

商家圖方便,也給環境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過去市民買水果,產生的塑料垃圾基本就一個塑料袋;如今,水果先套上保鮮膜,又裝進塑料盒,最後再套一個塑料袋,產生的包裝垃圾變成了“三件套”。

“一個月大約能用八九千個一次性塑料盒。”一家面積百餘平方米的水果店負責人坦言,這些一次性塑料盒成本大約幾毛錢,基本都是網購而來。

記者在淘寶網搜索“水果一次性塑料盒”,各式各樣的商品不計其數。在排名前三的一家店裡,正在熱銷的一款草莓包裝盒,每箱含600個盒子,報價215元。這款產品月銷售量達1387箱,算下來這款包裝盒在一個月內就賣出了83萬個。“這些塑料盒的材質類似於礦泉水瓶,都是不可降解的。”這家店面負責人直言。

“白色汙染”已經是世界難題。“與一次性餐盒一樣,水果塑料包裝大多被老百姓扔掉了。”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盛敏表示,除了在源頭上減量外,包裝垃圾還應該有可靠有效的回收渠道。如果能建立起比較健全的垃圾分類體系,塑料包裝會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另有環保人士建議,對大量使用塑料包裝的商家,應該收取一定的環保處置費用。

(來源北京日報,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