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如今流行的網上支付大行其道,逐漸有取代紙鈔的勢頭。最近聽說央行準備推出國家級電子貨幣,和支付寶微信不同。

紙質貨幣未來是否完全退出舞臺還未可知,不過無論紙鈔還是數字,你我都甚是喜歡。

關於元朝的紙幣有一番故事......

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紙幣在宋朝真宗時期,名曰:交子。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文獻通考·錢幣二》說:“(宋)初,蜀人以鐵錢重,私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富人十六戶主之。”

早期交子的意義僅限於存取功能,類似存摺,功能單一,偶有抵押、兌付的行為,但並非貨幣,屬於民間自發,是經濟發展與笨重的錢幣衝撞的結果,由於對市場沒多大幹擾,政府並未介入。

唐代官方出現過一種可以匯兌的金融工具,曰:飛錢。

簡單說就是政府在全國各地設有分支機構,你在京城存的銀子,憑著開具的票據在另外的城市可以憑票取出現銀,這應該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支票了。

類似的金融工具有不少,無非是解決金屬貨幣攜帶笨重、安全性差、運輸成本高、不利於大範圍長距離貿易等問題,交子當時還遠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達不到真正貨幣的級別。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此類金融工具的出現對當時的貿易起到關鍵的促進作用,拿當鋪為例,當時全國有近兩萬間當鋪,票據成為不可或缺的流通媒介。

鑑於當時社會不斷增長的貿易需求,北宋政府開始介入貨幣發行,進一步改進了交子的用途,將它擴展到可流通的性質,統一印製了不同面額的票據,部分替代金屬貨幣,用於貿易支付。

作為金融貿易的嘗試,只在部分指定區域流通此類貨幣,如四川。由於得到官方信譽擔保,效果得到肯定。但發行規則掌握在權力機構手中,由於戰爭等原因導致無節制的增發,結果是票面貶值,信用崩潰。

本來嘛,錢和實物是對等的比例,必須要有一定的準備金作為發行資本。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準備金的多少就是你銀行的能力邊界,超出即開始有風險。

準備金的目的是平抑金融市場,確保在突然大量對付存款時有能力支付,這也是信用的保證,恰恰很多金融機構超出自身準備金數倍的範疇來進行商業貿易,最後在突發事件上不能及時兌付,導致信用崩潰,連累了整體金融體系,以至於國家信用不保。

事實上銀行准許增發籌資,名曰信貸,但需要有實物金銀作為擔保,超出擔保範圍太多,體系自然承受不住,一旦有事,崩潰是必然結局。

出現這類問題往往是最大的信用載體——政府。這個東西印刷出來就可以換糧換物,難免讓人心潮澎湃,於是狂發濫發一氣,倒黴的最後還是老百姓。

需要注意的是,銀票的叫法是後來清朝時期發行的一種官票的俗稱。目的是籌集資金,類似債券。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前面鋪墊太多,今天主要介紹的是元朝在此類貨幣發行的故事。

元朝佔領中原之後,如何順利統治是忽必烈有限考慮的重要問題。

穩定老百姓,恢復城市正常的生活,貿易首當其衝。

元朝政府統一發行紙幣是從忽必烈時代開始的,當時社會物資匱乏,鑄錢用銅鐵奇缺,加上前朝有紙幣發行經驗,逐漸考慮用紙幣完全替代金銀,公元1260年開始發行中統元寶交鈔。

為何取名叫“鈔?”

鈔”字也作“抄”,《說文》釋為“叉取也”,意思是用手指(或用金屬夾子之類)夾取東西。

舊時經抄錄印刷出版的集子也有稱“鈔”的,如《古文辭類鈔》。由抄錄再引申,“鈔”就有了票據的意思,後逐漸演化成錢票的用詞。

中統是元世祖中統年間的意思,和國民黨中統沒一毛錢關係,元寶意思是足可以替代金銀,交鈔既可交易的錢。

忽必烈:我為自己代言,中統寶鈔,值得信賴!!!

老百姓:……這玩意靠譜嗎?

忽必烈:質量認證,明星代言,祖傳秘方,絕對保證!!!

老百姓:……在看看吧,不拖底兒呀……

忽必烈:金銀銅錢均不得通行,違令者斬……

老百姓:……

忽必烈:看看,我們的紙幣發行多麼的順利,百姓踴躍兌換,多謝支持,我愛你們……

老百姓:……

元朝發行的紙幣正式有了貨幣的本質,既覆蓋率、大量、廣泛、保值性、流通性。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元朝版圖遼闊,橫貫歐亞,由於紙幣本身輕便。

攜之可“北逾陽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

這使當時的歐洲人覺得不可思議,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遊記裡寫道;

“紙幣流通於大汗所屬領域的各個地方,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拒絕支付使用,……用這些紙幣,可以買賣任何東西。同樣可以持紙幣換取金條。”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馬可·波羅

他還驚奇地說:“可以確鑿斷言,大汗對財富的支配權,比任何君主都來得廣泛。”

元朝紙幣的形狀為長方形,一般長25-26釐米,寬16-18釐米,版面的四周是花邊。上方從右到左印有“××通行寶鈔”,正中為數額,有一貫、貳貫、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不等。下方印有印鈔的單位,職官名稱,發行年、月、日及偽造者處死等警告語。

元朝的紙幣流通主要經歷了中統鈔、至元鈔、至正鈔三個時期。

這三個時期中幣值最穩定的是中統鈔,流通時間最長的是至元鈔,前後超過了36年。

前文說過,紙鈔的發行是需要準備金的,你有多少金銀做擔保決定了你的票面的含金量,既面值。

雖然隨著生產力逐漸的發展,貴金屬的數量是有限的,遠遠追不上貿易的發展,金本位早就被浮動匯率所替代,但在當時這玩意是相當重要的。

紙幣的流行極大的促進了帝國貿易的進行,轉而又刺激生產力的大發展,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帝國的各個角落都在流通著新生的紙幣。

第一個統治漢人的朝代(七)幸福的紙幣——中統寶鈔

歌舞劇—馬可波羅

元朝紙幣在發行之初,幣值穩定,整體運行良好。這主要是因為元初統治者瞭解貨幣惡性通貨膨脹所造成的危害,貨幣政策及實施相對謹慎。

但國家有限的收入抵不上無限的支出,忽必烈統治的末期,原對外擴張基本停止,缺少了戰爭收益,帝國財政支出開始捉襟見肘。為緩解財政壓力,中統鈔開始出現超發趨勢,元鈔幣值下跌,通貨膨脹問題初露端倪。

元朝玩兒紙幣玩兒亢奮了,生生把自己給玩死了。

下一篇講解元朝如何陷入貨幣旋渦,最終崩潰的。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