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失守!1传81、院感、封院后,黑龙江又一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接连失守!1传81、院感、封院后,黑龙江又一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导读

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来源:医脉通综合作者:小脉

接连失守!1传81、院感、封院后,黑龙江又一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引发哈尔滨医大一院、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两家医院大规模感染的哈尔滨聚集性疫情,目前已经累计感染了81人,全国关注。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黑龙江的另一城市牡丹江,由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感染人数也有增加。

据黑龙江卫健委网站24日通报,4月23日0-24时,黑龙江省牡丹江新增境外输入关联性无症状感染者7例,均与此前牡丹江市康安医院住院的确诊病例龚某有关。梳理发现,牡丹江的这一起聚集性病例,目前已有14人直接或间接感染。其中确诊病例2人,无症状感染者12人,包括另一家二级医院的两名医护人员。

住院女患者因医院收治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感染

据北京日报报道,龚某,女,65岁,她和丈夫王某,均为黑龙江卫健委4月19日通报的确诊病例。

龚某因肝病在康安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丈夫陪护。4月5日,因康安医院收治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夫妻二人乘坐私家车转至某二级医院住院治疗。

4月18日,两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经国家、省市级专家联合会诊,确定二人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同一天,牡丹江市还通报了三名无症状感染者。其中两例是后就诊的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员,一例为龚某(女,65岁)的弟弟。从发病时间看,首发病例发病时间与牡丹江市最后一例本土确诊病例间隔超过潜伏期,因此来自本土社区传播的可能性不大。经国家、省流行病学专家组综合分析判定,这是一起境外输入病例关联的新冠肺炎疫情。

4月21日,牡丹江通报新增两名无症状感染者,均为龚某夫妻的密切接触者。

24日上午,黑龙江卫健委通报称:牡丹江市在集中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中筛查出7例境外输入关联性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有3例分别为龚某在牡丹江市康安医院住院期间同病区的住院患者及其妻子和共同生活人员,有2例为同期间住院患者的陪护,有1例是同期间陪护的亲属,有1例是境外输入关联性确诊病例龚某的密切接触者。

截至4月23日24时,包括确诊病例龚某夫妇在内,已至少有8人在康安医院感染。另外6名无症状感染者为龚某夫妇的密切接触者,及另一家二级医院的医护人员。

疫情防控,医院为何接连失守?

据黑龙江卫健委25日最新通报,2020年4月24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新增确诊病例1例(哈尔滨),为在市二院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哈尔滨),为市二院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二者均是已纳入集中医学观察之中进一步排查出来的。截至4月24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4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0例,现有确诊病例61例(哈尔滨58例、牡丹江2例、大庆1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35例(哈尔滨21例、牡丹江12例、绥化2例)。当日发热门诊诊疗人数932人。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8615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6595人,尚有2020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据北京日报报道,前几天,引发哈尔滨医大一院、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两家医院大规模感染的哈尔滨聚集性疫情中感染的81人,除去最早传染的郭某、王某、曹某、李某,以及陈某(87岁)及他的子女5人,有超过68人是通过哈医大一院和哈尔滨市二院两家医院,直接或间接感染。

哈尔滨一系列院感事件中,需要不断反思和追踪的是究竟在哪些环节发生了漏洞,医院内部防控措施为何层层失守?

哈医大一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医疗中心,相当于四川省的华西医院。哈医大一院也是黑龙江抗击新冠疫情的主力军,派遣205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在黑龙江本地,哈医大医院的群力院区专门收治本省新冠病人,尤其是ICU重症监护室,是黑龙江本地新冠危重病人的重要救治点,多个重症病人被负压转运车转运至群力院区。即便是抗疫战场上战功赫赫的哈医大一院,在此次哈尔滨境外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传播链条中,也没有及时检测出87岁的新冠病人感染者陈某,为什么失守了?

疫情发生以来,黑龙江省已出台多个防止医院感染的相关文件。但陈某从入院到最后确诊,中间多个环节均未起到防护作用,层层失守。

据新华社报道,4月2日至6日,陈某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住院期间曾出现发热症状但医院并未对其进行核酸检测

一位医院内部人士说,黑龙江省4月14日出台文件,明确全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所有入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开展核酸和血清抗体检测,否则不允许住院和转院。但此前,未强制入院患者进行核酸检测相关医护人员疫情防控意识不强,造成疏漏。

4月6日,陈某被转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转院过程中本可能发现疫情,但这个机会再一次被忽略了。

据该院一位内部调查组人士介绍,接诊医生对陈某进行了身体情况、流行病学史、接触史、聚餐情况等问诊。该医生注意到,120运送人员未穿防护服,据此判断陈某应该不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他在与其他医生微信交流后,诊断陈某为坠积性肺炎,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没有要求其进行核酸检测。

该人士说:“相关医生思想上麻痹大意,过于自信,继续错失机会。

当日,陈某被安排到呼吸内科住院。一位知情医生说,呼吸内科医生对病人应该进行复核。但是,安排病房时,相关医生侥幸地认为,“前面都经过好几道关了,不用担心”。于是,陈某被安排进入一个8人间病房,而非单人间短暂隔离观察。

此外,病房管理也存在短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主任彭相文说,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例如,“一患一陪一证”未有效执行。陈某的陪护人员多达3人,且陪护证没有照片和芯片,起不到身份识别作用。调查确认,陪护人员的无序流动也是院内感染加剧的原因之一。

黑龙江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谢云龙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坦言,随着防控级别的下调,社会上个别人员思想松懈,人群聚集现象有所抬头,“医院内部传染病防控流程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个别医院的领导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到位。

”而这些现象的出现,哈尔滨市行政和相关部门的领导自然是不能免责的。

4月17日,也就是在重新出现本土病例的8天之后,黑龙江省纪委监委下发通报,对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追责问责

哈尔滨市副市长陈远飞、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傅松滨哈尔滨市第二医院院长徐勇等18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被问责。其中,给予陈远飞政务记过处分,给予傅松滨党内警告、政务记过处分,给予徐勇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4月20日,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后,医院随即发布停诊公告。

日前,哈尔滨市卫健委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医院加强病区管理。实行门禁制度,24小时封闭管理。严禁病区内扎堆聊天、随意走动。针对患者出去缴费、做辅助检查等存在的风险,医院需采取错时段开展辅助检查、及时清场、严格消毒等措施。以上措施,要求哈尔滨全市所有医院执行。

此外,哈尔滨市建立了医疗机构之间交叉互派监管员的政策措施。每个大医院向另一个医院派出三名监管员(由医务、护理、院感专家组成),监管医院落实首诊负责制,以加强医院流程管理。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近日也成立专班,通过专家检查、执法检查、社会媒体监督多种形式齐抓共管。

医院是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希望这一次次的教训能为所有医护人员敲响警钟,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医脉通综合整理自北京日报、黑龙江卫健委、央视新闻等。

责编 | 小脉

接连失守!1传81、院感、封院后,黑龙江又一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 胜利!医疗机构设安检获北京市人大通过并立法!

➤ 1传44!出现“跨省”传播!哈尔滨急寻密切接触者

➤ 烧脑!他们为了有尊严地活下去,竟然让自己“患”上了绝症 | 医影集

➤ 被砍伤84天后陶勇出院:安检可能是目前保护医生最可行的办法

接连失守!1传81、院感、封院后,黑龙江又一医院出现聚集性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