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時光的卷軸不斷向前翻卷著,幾千年的歷史,演繹了一幅壯麗的畫卷,更孕育了無數的,讓人歎為觀止的,發自內心崇敬的歷史人物:有秦始皇、曹孟德這樣的政治家;有孫武、霍去病那樣的軍事家;也有孟軻、孔仲尼這樣的思想家;更有陶淵明、李白那樣的文人雅士......數不勝數的歷史人物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跌宕起伏的歷史長卷,留給後世的子孫無盡的回味與思考。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位大詩人,講述他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然而,我不欣賞唐寅、紀昀這等風流才子,更不青睞呂不韋、嚴嵩這般位高權重的臣子,我唯獨對“詩聖”杜子美情有獨鍾——只因為他的正直,他的忠誠,他的善良搭起了一座宏偉的橋樑,出身名門,早負盛名。杜甫的祖父是初唐大詩人杜審言,在武后一朝頗受時人的推崇。年幼的杜甫從小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耳濡目染,祖父的詩文、言行帶給他很大影響。在他年輕時,他的詩作便已負有盛名,而他更是充滿了對人生、對國家、對未來、對文學的熱情,一心想要為國效力,盡己所能;也希望能遍覽名山大川,感受大好河山。於是,在這種背景下,展現出的壯麗詩篇和雄偉氣魄一蹴而就!

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中年遇亂,幾經波折。然而正當杜甫雄心勃勃為國效力的時候,命運卻給他開了個玩笑。玄宗荒廢朝政、李林甫作梗、安史之亂爆發......他的錦繡前程就在這一系列的動亂中付之一炬。但悲憤無奈的他卻未喪失對朝政的信心,他幾經輾轉,險些為叛軍所擒,終於到達鳳翔投奔新帝。無論命運如何捉弄他,他都保留著對國家的忠誠,而這份忠誠與正直更是伴隨他走完了坎坷潦倒的一生!

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晚年漂泊,體察民情。窮困潦倒的杜甫晚年帶著家眷漂泊於西南,生活拮据,住在“床頭屋漏,雨腳如麻的”成都草堂。而現實的殘酷並未擊垮他的內心。他將自己的目光投向生活在最底層的勞苦百姓:儘管自己並不富裕,他卻將簡陋贈與自己的親戚,當得知親戚阻止鄰居打棗就急忙勸阻,於是他便把對事實的看法寫進自己的詩中,以表達他對最底層的勞苦百姓的憐憫;看到官員橫行霸道,沉迷酒色,百姓無家可歸,他極為憤慨,於是他便把社會現象的態度也寫進他的詩中,以抒發他對朝廷官員蠻橫無理,欺行霸市的諷刺;見到為補充兵役,官員強行抓人,他無力更無奈,於是就有了“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的辛酸。出身名門、被稱為“杜工部”的他卻平易近人,體恤民間疾苦,這一點是文人志士中極少見的!

從一無所有顛沛流離,到流芳百世婦孺皆知,一代大詩人的成長曆程


有人曾感嘆:“現在像杜甫這般關心百姓的文人、官員已經不復存在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杜甫的思想離我們越來越遠了!”然而我卻認為,杜甫的精神卻像一座路標,值得我們永遠緬懷與實踐!他親歷親為,使文學不再是權貴的奢侈品,而變為勞苦百姓的明信片,他 縮短了文學與現實的距離。他不把自己當作官吏來看,過著簡樸的生活,清正廉潔,大大縮短了官吏與人民之間的距離。更加親近;他自己的親身實踐成為教育後輩要深入生活,體會民苦的最好範本,縮短了古人與現代人的距離!

古人不遠,時光卷軸雖然不斷向前,然而我們會不時地向後回顧,因為我們知道在卷軸的另一端記錄著一位大文豪,一位大詩人,更是世人最喜歡的歷史人物:杜子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