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本文作者:阿瑤

做戶外新媒體一年多,很常看見類似的話或標題:

一生必去的 xx 個地點

去 xx 地,看見神看見自己

這種點就跟前幾年大家一想到洗滌靈魂就要去西藏一樣,大家很愛點開這種文章(我自己也是),好像我們都認為這些歷經艱苦的行走應該具有某種明確的價值和力量賦予到置身其中的人身上,這讓泥巴路都看起來高尚。

但是,行走真的有力量嗎?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2019 年,過去的十個月裡我自覺走了很多路:

騰格裡沙漠穿越 50 公里,

大風裹挾著細沙讓我想現場把隱形眼鏡摳出來扔掉,鞋子裡至今都有倒不完的沙。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環勃朗峰 110 公里,

穿著短袖打了場雪仗,在灼熱的夏日裡平視前方,冰川在山谷裡蜿蜒下行。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挪威三塊奇石徒步 70 公里,

看見最完善的國家步道建設,也目睹三塊造型頗為獨特危險的奇石讓在場所有人的躍躍欲試,挑戰旁觀者的心理極限。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冰島蘭德曼納勞卡高地徒步 100 公里,

從火山走向時間盡頭,峽谷跟個瀑布百科全書一樣花式展覽著瀑布和彩虹的一百種組合方式。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岡仁波齊轉山 55 公里,

黝黑的岩石混合幾近寸草不生的黃土,安靜中自帶傲氣。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木裡-亞丁,洛克線穿越 79 公里,

沒有人能不愛川西的秋天,它毫無保留的讓所有熱烈燦爛的顏色在眼前展開。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斷斷續續四百多公里的路,走的時候看見各種風景還是時不時激動得跳腳,也會在爬坡的時候臉上笑嘻嘻,心裡 mmp。

因為不停的外出,十個月裡四季強行輪換又循環,深圳的長夏成為羽絨服和衝鋒衣之間的都市調味,常常是穿著短袖出門,下了飛機就套上了羽絨服。在高原的時候手指被風吹得乾裂,又會想回到深圳就馬上恢復了。

總的來講,我的外出的經驗和行走技巧在不斷地重複中摸索、強化,並且根據個人習慣逐漸簡化、模式化。持續行走並沒有讓我變成一個牛逼的人,也沒有因此獲得什麼不可名狀的力量,讓我在面對某個具體難題時殺伐決斷。可身邊的人很常覺得戶外行走是很特別的事,連帶著我本人都好像有了一些附加值。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我們從最現實的角度來說,行走是一種什麼狀況。

行走途中,生活變得簡單利落,甚至時間也失去了現實意義。與周圍的一切都處於最簡單的關係,餓了吃,渴了喝,冷了穿,困了睡,天亮了起身出發,累了就坐在路邊休息。這些最基本的需求,讓人迴歸動物本性。從世界掙脫出來,讓腦袋放空,不再刻意思考浮現出的記憶或情感。一言不發,只管埋頭走,呼吸間找到自己的節奏和頻率。與自己為伴,只需專注當下的感受,堅實邁出每一步。身體不斷調整磨合,展現對環境的彈性。內心得以解放,無限馳騁開來。 —— 小辛 2019 年 10 月 22 日

上面灰字是 2019 年國慶期阿里轉山隊員小辛結束行程後寫的感受,她因身體原因度過了極其艱苦的轉山行程,跟身體、跟海拔持續抗爭。但是可能正是因為人在脆弱環境下更能感受到自身,才會寫出這樣真實的話。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可是這樣的行走經歷,太不酷了啦!

因為這種經歷可能會在每個人身上覆制,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大體相同。這讓行走中的艱苦顯得毫無價值。

所以我們往往願意花大量的篇幅來描寫行走帶給我們什麼什麼樣的力量和心理轉變,並且因為是個人感受也無法印證,描述模糊也不會有人質疑。

與此相反,我們很少願意承認行走這件事只是熬過一個又一個埡口,一邊吃路餐一邊瑟瑟發抖,甚至風景很多時候都會因為走得過於辛苦而忽略。

但是大多數時候遇到的人更乾脆,是直接報線路名稱,好像通過這些線路的行走為個人身份加持,力量 buff 認證。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那如果行走並不能為我們帶來他人所沒有的力量,我們為什麼還要做這件事?

很多營銷號會跟你寫因為戶外行走可以鍛鍊意志,可以讓人有更好的心理狀況、甚至是更好的體態等等雞湯。

這樣寫會很討喜,光是轉發這種文章我都覺得自己也變成了這樣完美的人。可事實上並沒有,一次次外出行走並沒有讓我產生洗心革面的變化。我還是會因為早高峰被擠出地鐵而一臉懵逼懷疑人生。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你為什麼出發?”一個很老土的問題呃。

我的回答會是:因為看見。

我在 2018 年走完了郭喀拉念久環線後注意到,它正南側的喜馬拉雅山脈最東段地區擁有眾多海子,那時我就在想或許可以規劃一條徒步路線出來。經過了粗略規劃,於今年端午節,我帶隊去喜馬拉雅山最東段進行了為期七天的徒步。雖然七天徒步經歷了很多波折,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極致美景。我忘不了這個夏天,也忘不了喜馬拉雅之東。—— 孤月

為了看見海子在陽光下閃閃亮,孤月一行重裝七日,在杜鵑花的荊棘裡“說跪著走就絕不站著”。他不跟我講“走了這條線,我感受到了喜馬拉雅賜予我的力量,自省了什麼人生哲學”這樣讓人接都沒法兒接的話,他講自己喜歡的小杜鵑,像鯨魚的高山海子。還有很多這樣的戶外人,他們真誠得近乎赤子,像小時候跟你分享路邊撿來的小石子兒的小夥伴。

可能是個人偏見,我覺得這種真實的分享和開心才是行走本來的意義和力量所在。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既然都喜歡荒野的安靜原始,就別來虛頭巴腦那一套。

以上。

2019 年

跟《徒步中國》一起

每天發現新世界

閱讀 | 講真,行走沒什麼力量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徒步中國》活動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