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隻顧著吃瓜!其實,李國慶與俞渝20年前創立的當當可不是這樣的

這兩年最熱鬧的“恩怨夫妻”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俞渝(李國慶前妻)再演“手撕大戲”。

4月26日下午,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發佈《告噹噹全體員工書》,稱俞渝僅為董事,無任何職權。而噹噹網回應李國慶“奪權”一事稱,李國慶夥同5人,闖入噹噹網辦公區,搶走幾十枚公章、財務章,公司已經報警。

這幾年,李國慶和俞渝夫婦曾因噹噹網的管理權以及私人生活等問題在社交媒體面前公開互撕,李國慶曾在媒體採訪時摔杯控訴,俞渝也曝出李國慶私人生活裡的猛料。

兩人的離婚案於2019年11月底在北京開庭,目前庭審尚未公佈判決結果。

此次奪權事件一出,引發網絡熱議。

回看20年前李國慶和俞渝琴瑟和鳴地創立當當網的歲月,不由得讓人心生感慨:時間改變著一切,一切改變著我們。在《沸騰十五年》(中信出版社)一書中,作者林軍便詳細講述了李國慶創立當當網的一些細節故事。

別隻顧著吃瓜!其實,李國慶與俞渝20年前創立的當當可不是這樣的

“由於董事會兩位股東在創業股權上對我的誤導和無賴作為,我只好選擇辭職,儘管我的選擇會令大家不安。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講:歡迎大家加入我將創辦的新的電子商務公司!”2003年10月28日,時任噹噹網聯合CEO的李國慶給包括張醒生、吳鷹、周鴻禕、曾強、丁健等在內的一批人群發了這樣一封郵件。

李國慶甚至給這家新的電子商務公司起名叫丁丁網,不過,這家李國慶在信件中提到的新的電子商務公司並沒有誕生,這更多是2003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領軍公司噹噹公司發生的一個關於與資本博弈的故事而已。

李國慶,如其名,出生於1964年10月1日,北京人,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中,讀中學時就是校學生會主席,喜歡寫點文字,當過《北京青年報》的學生記者,也喜歡演講,拿過北京市演講比賽的諸多獎項。

1983年夏天,李國慶考入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讀大學的時候李國慶一如既往的是學校裡的積極分子,除擔任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外,也繼續寫點文字。

1987年秋,頂著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的頭銜,李國慶從北大社會學系畢業進入當時最熱門的政府機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1989年,李國慶決定下海,創辦科文書業,李國慶任總經理,主業就是攢文史哲方面的書,當時還沒有有限責任公司,而公司就掛靠在北京大學燕園街道辦事處下。

李國慶曾經幫別人賣過書,知道這是個本小利大的買賣。於是,他就打起書的主意。李國慶做的第一筆圖書買賣,是一套9本的勵志書。當時,他充滿信心,一氣兒就印刷了10萬冊。可是,代理商來了,看完書只勉強答應帶走1萬冊。那9萬冊全砸在了李國慶手裡,各種費用一合計,他一下子背上了100萬元的債。許多人都覺得,李國慶這下子完了。但是,李國慶不服輸。他仔細分析了一下市場,全國那麼多人,難道就找不到9萬個讀者?李國慶又拿出當初在北京大學搞學生活動的勁兒,搞了個“讀書徵文”活動,聯繫了雜誌做活動承辦人,並邀請了社會名人做評委。一年半時間,砸在手裡的9萬冊書,幾乎全部銷售了出去。這次的“學費”沒白交,李國慶由此把國內圖書行業摸了個一清二楚,他也很快成為圈子內小有名氣的書商。

1993年,李國慶聯合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部等創辦“北京科文經貿總公司”,並親自任總經理、總裁。1995年,在美國創辦“科文實業集團”並任董事長,主要從事有關中國數據庫產品銷售,以及國際版權貿易和國際合作出版。科文每年有幾百萬元人民幣的利潤,對於李國慶來說應該小有所成了。

1996年,一家專做出版業、傳媒業投資的美國盧森堡劍橋控股集團(LCHG)來找李國慶,希望投資科文、並佔股30%。

李國慶不是特別有底,決定向行家請教,在紐約的一個朋友聚會上,李國慶通過朋友的引見認識了俞渝。當時,俞渝已經在紐約創辦了TRIPOD國際公司,專門做金融諮詢顧問業務。她給李國慶講如何吸引企業投資方面的問題,一共講了5點,李國慶像學生一樣還用紙記了下來。聚會後,李國慶向俞渝發出邀請,做自己公司的顧問。

別隻顧著吃瓜!其實,李國慶與俞渝20年前創立的當當可不是這樣的

俞渝,同樣是人如其名,重慶人,1965年出生,父母均是中國電力系統的工程師。1986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獲學士學位;1988年,作為專業翻譯的她被要求陪同一個高級別的外交部官員考察團前往美國,在18天內奔波12個國家,早就有出國準備的俞渝順便帶著成績單和推薦信,到哪兒都打電話,並由此考取了奧瑞根大學,但隨後轉學商學院,1992年,俞渝自紐約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金融及國際商務MBA畢業,並進入華爾街工作。

1996年的一天,從美國回到北京不久的李國慶接到一個電話:“喂,你把人接來就完事了嗎?”他這才想起來,曾經約過一位深諳美國投資規律的專家。這位專家就是俞渝。俞渝下飛機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李國慶打了這個電話。而這個電話成就了李國慶和俞渝之間的第一次約會。

當天晚上,李國慶帶著俞渝來到北京大學附近小吃街的一家小飯館,問俞渝:“你想吃什麼?”俞渝說:“鹹鴨蛋。”“你很喜歡吃嗎?”“是,而且特別喜歡吃蛋黃。”於是,李國慶對負責點菜的大媽說:“今天我這個小夥子的命運就交給您了,您想想辦法幫我弄盤鹹鴨蛋吧。”大媽衝李國慶一擠眼說:“好,我去給你找。”最後,大媽跑了三家店,弄來了一盤鹹鴨蛋。

在吃過那次鹹鴨蛋後不久,他們兩個30多歲“欣賞彼此的才幹、很成熟、在愛情方面做過許多單元練習”的人結婚了。從相遇到結婚,他們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俞渝也進入了當當,任噹噹的聯合CEO。

1996年10月,他們兩人在紐約結為連理。隨後,俞渝把美國那邊的公司關了,加入了李國慶創辦的科文公司。夫婦倆常探討在圖書這個行業中最值錢的是什麼?李國慶認為肯定是出版商和讀者之間的直接聯繫。而在傳統上,出版商和讀者之間有許多環節。與此同時,他們看到,藉助互聯網,出版商和讀者之間可以直接聯繫,這是最有價值的東西。網上書店肯定是未來一種很好的發展方向。在美國特別是在紐約有近10年的生活經歷,讓俞渝知道購物可以是輕鬆而又有趣的,而一個客觀的事實是,在中國的大部分線下書店,其購買行為很難稱得上是享受,這無疑給了網上書店以巨大的商業機會。

前景雖然很誘人,但怎麼開始呢?兩個人分析來分析去,發現最主要的障礙是國內沒有一個動態更新的書目數據庫,圖書不同於普通商品,它不是固定種類及內容的,建立一個權威的覆蓋全國的數據庫尤為重要,但建庫要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國外從20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做這件事,亞馬遜用的數據庫就是從別的公司租來的而不是自己建的,而中國一直沒做過類似工作,要幹只有自己來。

科文最終決定自己先來做這個數據庫。1997年,在包括IDG在內的新投資者的支持下,科文成立了噹噹網的前身——科文書業信息中心,股份比例為IDG30%、LCHG30%、科文40%。新公司專做中國可供書目數據庫。這一切,都是為網上書店做準備。這個數據庫當時能容納20萬本書,將圖書進行明確的主題分類,而不是以歷史、地理這樣的概括性標題,更與圖書館學推崇的分類系統無關,它更多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圖書分類。

1999年年初,花了兩年多時間,投了近600萬元人民幣後,科文數據庫終於做成了,中國的網民數也跳躍發展到600萬人,但李國慶還是覺得不成熟,希望等到網民總數達到1000萬人再幹。

不過,IDG急了,一再地勸說李國慶儘快上馬。IDG認為,你現在不幹,將來你想壓過那些噪聲就很難,要付出成倍的代價,必須幹。爭來爭去,李國慶攤牌:“真要幹可以,你們一張嘴就說幹了,都是大財東,誰來幹,還不就是我先挑攤兒。可是我的精力就搭進去了,幹完就沒錢了,不是坑我嗎?”IDG問李國慶那怎麼辦,李國慶希望噹噹能再融400萬美元的資金,對應的三家可以出讓20%的股份出來,整個公司作價成2000萬美元。IDG很快引入軟銀中國創業基金一起來投這個項目。

1999年7月1日,註冊在美國的科文書業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李國慶和俞渝夫妻二人做聯合CEO,李國慶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俞渝負責對外與投資者接洽、搞好公共關係。1999月9月1日,軟銀把錢投進來,公司開始增資,李、俞二人的股份也因此被稀釋為33%,雖然依舊為單一大股東,但對董事會的控制已經越來越小。

1999年11月9日,噹噹網上書店正式開張。李國慶在出版行當裡折騰多年,也是個不錯的商人,俞渝留學多年,熟悉商業規則,擅長對外合作,噹噹本身又有別的網站沒有的動態數據庫做基礎,加上投資的三方股東也各有自己的資源和實力,噹噹很快脫穎而出,越做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