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故事:商末有一場戰爭叫"侯田伐虘"(3-2)

侯田伐虘(3-2)


在東疆之戰僵持不下之際,四邦方作為大商軍力物資——駿馬的重要來源地,竟然公然不尊王命,而且從西部還傳來了"虘方四地蠢蠢欲動,攛掇鬼戎部族、茍方等國趁機脫離大商控制"等信息,頓時大商王畿西部的局勢急轉直下,籠罩了一層厚重的危機陰雲。

商王子羨得知以上軍事情報之後,一邊安排貞何、貞光進行貞卜,請先王和天神揭示西部局勢的吉凶;一邊召集大商王室主要幕僚們會商探討危機處置策略。參加本次會商的人員有,太師薛侯光、太保莘侯丁、太傅九侯伯,及舌侯音、費侯臾、史侯叉、國老牆、太史元銑等高級別臣屬,另外商邑的王室宗親王弟子幹、亞戈兩人也列席旁聽。

會商於當天傍晚結束,根據貞卜結果及會商情況,基於東疆之戰短時間不會結束,戰局也不激烈,但是四邦方的叛亂將導致東疆之戰難以為繼,使得大商王室有損失大量西部貢賦的巨大危險。因此商王子羨最終決定,優先解決四邦方的威脅;在大商宗廟舉行祭告儀式,授予戈侯田虎式銅鉞,領亞職,成立西征亞旅,對四地的反叛勢力進行圍剿。亞旅組成包括戈、光、郇、缶、唐、庚、賈、昜、呂、丙等十部兵力,每部兵力包括戍師三個、射師一個,號稱"萬旅";以王弟子幹為監軍,督促虞、芮、禾、倗、董、條、先、匿八地籌集糧草,於呂地集結。

原創故事:商末有一場戰爭叫

在雪巖的周旋之下,彭文將以扈從的身份隨王弟子乾的馬師出行。

蘇依誠、龍飛、周翔、馬力的第四外務隊共十六人及小猛等十名犬兵,於商王子羨六祀八月從草甸根據地出發,以易貨為名,趕著五輛馬車,趕往呂地。蘇依誠他們到達呂地後,入住了呂邑驛館,隨即在呂邑一帶展開易貨探查。

在隨後的一個月時間裡,各地的糧草及十部兵力,源源不斷地抵達呂邑。呂邑城外、汾河岸邊已規劃為一個大型軍營;子乾的馬師由六百名馬士組成,於三天前抵達軍營。呂伯已先期組織大批族民,在汾河之上架起了一座串舟浮橋,可以保障"萬旅"安全地開赴河西。

在戈侯田點兵那天,蘇依誠帶著龍飛、周翔、小猛,很早就來到了三里外的一處高地,從瞄準儀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軍營。只見,戈侯田將軍身著銅製盔甲,站在一個椽子架設的高臺之上,舉著一把黃橙橙的虎式銅鉞,正在對著臺下十部軍隊,非常威嚴地喊著什麼;此時,軍營裡各色旌旗正隨風飄蕩,達四十餘面之多,彩泱泱一大片。

隨著傳令兵揮動令旗,臺下的軍隊被化作左、右、中三部,其中左、右兩部各有戍師九個、射師三個,中部有戍師十二個、射師四個,這類似於後世的上中下三軍。

戈侯田將軍點兵結束,三軍隨即開始埋鍋造飯。用餐結束,三軍人馬開始開赴戰場,其中左軍現行開拔,兩個戍師前方帶路,後面跟著上千號雜役肩背、車拉運輸糧草,最後為戍師、射師大隊人馬,浩浩蕩蕩渡河向南而去;接著是右軍,如同左軍一樣,渡過河向北而去;最後是中軍,在戈侯田帶領下,渡河之後也向北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