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否只能讀名著?

溪尾


反對,反對。不能只讀名著。凡是內容健康的書籍都可以看。我來說說讀書的好處,讓你信服。青少年不能只讀名著,要廣泛閱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是萬能的。可以讓任何人求仁得仁。
如果口才不佳,你可以去找一本《昔時賢文》來背一背。


這本書不是什麼名著,但是確實能夠讓你在關鍵時候口吐蓮花。比如你被惡人欺負,受了委屈。你可以狠狠地說,強中自有強中手,惡人自有惡人磨。多麼解氣呀!比阿Q說兒子打老子強多了。

當別人不聽你勸說的時候,你語重心長地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這個旁觀者說的話你要聽啊。你看效果多好。

每本書被精心地創造出來。都會有它的使用價值。你要有一雙慧眼。去各種各樣的書中尋找你的寶藏。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老催寶寶,陪你學習的老催寶寶。用視頻和你分享所學的知識。歲月如刀,刀刀催人老,再不學習,你就老了。


老催寶寶


只要是正面的書籍皆可閱覽,博覽群書眼界寬


鴻鵠錦繡


我覺得青少年並非只能夠讀名著。

1.青少年從名著中到底能夠讀出些什麼來?

就我個人自身的經歷而言,我從小學開始就堅持讀名著,但其實歸根到底我真正從名著上並沒有讀出什麼東西來。

每次我拿到一本名家的小說,我都是留戀於小說中的情景,如果拿到一本散文,我都是會被其中優美的句子而打動。

可是歸根結底回想起來,我從這些名著中我究竟讀到了些什麼?我什麼也沒讀到,我讀到的無非是這些情節,無非是熟知一兩個句子。

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我想這還是由於我自身的經驗不足。其實讀一本名著,如果你對書中的一些事情並不瞭解,你便不能切身的感受到書中的思想,你更加體會不到書中深沉的含義。你看著作者,說著一句又一句的愁苦卻只能在那裡附庸著,可是你卻不知道到底愁苦些什麼。

所以就我個人在青少年時期讀名著的經驗來說,我從書中無非知道了些故事的情節,懂得幾句優美的句子,掌握一些寫作的手法,可是真正理解的根本沒有多少。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經驗,我畢竟是愚蠢之輩,世上不乏有聰明之人。

2.我們在閱讀名著的時候,究竟想讀到些什麼東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過,從小到大老師家長一味的叫我們去讀書,除了自己的課本,還有很多的名著。可究竟我們為什麼要讀這些名著呢?

當我在完成老師佈置我們的任務時,他要求我們讀一本名著,做讀書筆記,摘抄下自己的好詞好句,寫下自己的讀後感,其實我真的是一頭懵的,我真的讀不出些什麼來。到頭來不過是隨便三言兩語糊弄過去,老師也是三言兩語,打了句評語。

隨著年齡漸漸的增長,我漸漸明白了我們為什麼要閱讀名著。

①培養正確的價值觀。我覺得我們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其實也是一個建立自己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名著之所以能夠成為名著,必定有發人深思的地方。而這些地方便能幫助我們正確地建立價值觀,所以這也是我們閱讀名著的一個原因。

②獲取人生經驗。名著中的世界,其實也是作者人生經歷的一個投影,我們在讀一本名著的過程中,往往便跟隨作者的腳步,到一個世界中游歷一番,如此以來我們便能獲得一些的人生經驗,這些同樣是寶貴的財富,使我們在人生中不至於走些彎路。

當然在閱讀名著過程中還有很多的樂趣,比如體會作者的所思所想,瞭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除了名著,我們究竟還能讀哪些書?

知曉了閱讀名著的目的,其實也就知曉了我們讀書的目的。

如果買閱讀方法類的書籍,那邊是增強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自身的硬實力。如果我們閱讀名著類的書籍,這樹立我們的價值觀,構建我們精神世界,提高我們的軟實力。

因此我覺得,對於名著我們很多時候處於青少年時期並不能完全瞭解。所以我認為只要是能夠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幫助我們正確的構建自己精神世界的書記,我們都可以去閱讀一二。

所以,我認為一本有價值的書,哪怕不是名著,他也值得我們去學習。再說名著的“名”字究竟有包含多少宣傳的水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