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滄浪橫流方見英雄本色,不是每個將軍面臨絕境都能迸發出超人的能量,當總有這樣的一群人我們稱之為英雄,逆流而上,力挽狂瀾,張遼的八百破十萬一直大家多有質疑,今天統一給大家解答一下: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第一為什麼是稱此戰為合肥之戰而不是逍遙津之戰,因為逍遙津之戰其實是從屬於第二次合肥之戰的,可以說是第二次合肥之戰的開端,但也奠定了魏軍的生機。曹操留下的錦囊,“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

只有張遼很快理解了曹操的意思,人數少想要守住城池一定要先搓其銳氣,故而張遼勸說眾將“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後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曹操估計也就是想借著軍隊整體實力強,先行出去與之野戰,挫其銳氣即可,沒想到張遼做的如此出色,以至於史載“太祖大壯遼”,但這只是第二次合肥之戰的第一階段,之後的相持階段和追擊階段才真的全面展示了張遼的個人全面的素質。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第二,八百破十萬確有誇張之嫌,這裡面主要需要大家正確理解這個“破”字,如果理解成“穿”“剖開”敵軍,沒什麼問題,如果理解成“擊潰”那理解就有了些偏差,有神話之嫌,但即使是“剖開”也是十分了不得戰績。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第三,拒正史記載,張遼所率800確為步卒,有三點可以證明:1. 關於這點《三國志》中有記載,說的是曹丕在張遼死後追憶張遼李典之功,特意下詔“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關於八百破十萬一直爭論不休的三個問題

2. 《三國志-張遼傳》記載:''關羽圍曹仁於樊,會權稱藩,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當時情況危急曹操召集各部馳援曹仁,張遼還在路上徐晃已經擊敗了關羽,張遼行軍緩慢的一個原因很可能和其麾下絕大部分士卒都是步兵有關。

3.正史記載有一個非常有趣的一點,是當時張遼突擊出去身邊只有幾十人,然後復返這個細節,如果真是精銳騎兵,800人衝陣混元一體,在無遮無攔的平原就以張遼及精騎的水平不可能只帶出幾十人,這也可以側面證明張遼所帶為主要構成為步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