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三社联动”,合力抗“疫”暖民心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泸州市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下的“三社联动”效应,以社区为抗“疫”战场,积极发动社会组织、社工等社会力量,凝心聚力,多方联动,多措并举,形成了庞大的抗“疫”团队,在社区构筑守护居民健康安全的坚强堡垒。

迅速动员 吹响社区防疫“集结号”

“疫情说来就来,给社区带来很大压力。”江阳区南城街道白招牌社区党委书记叶健有感而发。幸好社区培育有社工组织——星星社会服务中心,同时紧急整合了圆梦关爱协会等社会组织资源,各路人马从大年初二起迅速集结,大家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同抗“疫”。

白招牌社区有居民4943户,共12076人,因地处老城区,辖区内113栋楼只有一栋楼有物管,加之还有两个大型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较大。为打好这场战役,白招牌社区以社区为统筹平台,整合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等社会资源,落实全覆盖的摸排工作,实行地毯式追踪、网格化管理,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做到疫情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我们走街串巷进行防疫知识宣传时,发现有些特殊群体需要关注。”察觉到新情况后,社区干部们立即联合星星社会服务中心的社工,逐一打电话摸排社区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情况,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

此外,白招牌社区还通过网格化管理,充分调动社工、志愿者的积极性,为困难居民提供服务,受到社区居民高度赞扬。“抗击疫情攻坚战,冲在基层第一线”“新冠无情社区有爱、舍小家保大家”……近期,辖区多位居民给社区送来了锦旗,真心实意感谢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的贡献。

近年来,泸州市不断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围绕满足居民需要,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区发展,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孵化了一批专门从事生活服务、公益慈善、文体娱乐的社会组织。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三社联动”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泸州:“三社联动”,合力抗“疫”暖民心

罗吉平(右一)为驻点志愿者送口罩 图/史建梅

协同作战 筑牢社区防疫“保护墙”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各社会组织迅速响应,积极参与到抗击疫情工作中,他们和社区干部、社工协同作战,共同将病毒挡在“墙”外。

四川警察学院警盾公益宣讲团就是其中一员。疫情发生后,该团迅速动员,紧急招募251名志愿者“参战”,团队志愿服务合计时长超5000小时。在线上服务中,警盾团队发现各社区排查工作量巨大,随即紧急集结志愿者,在四川警察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帮助下,组建了“社区守护者联盟”,每天协助各社区拨打住户电话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共计帮助8个社区完成了2万多户近10万人的信息排查,收集上报并妥善处理涉“疫”线索120余条,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疫情扩散。

泸州益生励志协会则把他们的关注点放在了农村地区。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薄弱,大批农民工返乡可能会增加疫情发生的风险。2月7日,该协会携手叙永县摩尼镇金榜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组召集返村的在校大学生、退伍军人、群众代表共24人成立了金榜村抗“疫”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志愿者们深入村民家中宣传防疫知识,并通过一系列科学、规范的措施带领村民们高效防疫。

近年来,泸州市积极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和社区四级孵化平台,不断加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力度,通过盘活整合国有和集体闲置资源、划拨专项资金等方式,累计投入近600万元,打造1000余平方米市级孵化中心。据统计,抗击疫情期间,泸州市共有1273个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和群众团队参与疫情防控,他们成了社区楼院、农村卡口防控的中坚力量。

泸州:“三社联动”,合力抗“疫”暖民心

四川警察学院警盾公益宣讲团成员廖胜利、柯江红夫妇为工作人员送爱心粥 供图/警盾公益宣讲团

专业服务 织密社区防疫“爱心网”

“大家辛苦了,快来吃饭。”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前线,很多时候顾不上吃饭。25岁的罗吉平则发挥自己的厨艺特长,为南城街道上平社区18名基层工作人员张罗一日三餐,而这只是罗吉平参加抗“疫”战斗的其中一份工作。

罗吉平是泸州市心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社工,从事专业社会服务近三年。在紧张的抗“疫”工作中,他一方面统筹组织线上志愿者开展电话访问和排查,另一方面还积极开展线下劝阻点劝导、捐赠物资分发等志愿服务。

“最忙的一天接到了百余名志愿者的报名咨询电话,从早上6点忙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罗吉平说,除了白天的志愿服务,他还加入了武汉社工联合会成为线上志愿者,利用晚上的时间为湖北襄阳、鄂州等地居民进行线上心理疏导,累计服务人数100余名。

防疫工作开展以来,社工、志愿者们发挥多元服务承接者的作用,提供各种专业服务,为疫情中的居家隔离人员、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专业支持。

龚大彬是一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同时也是泸州市圆梦关爱协会的一名志愿者。疫情期间,龚大彬利用下班时间为蓝田残疾儿童小睿等多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并更换滞留物。此举极大缓解了残疾人在疫情期间就诊和交通出行的困难。

据统计,泸州市在此次疫情的防疫一线共成立各类志愿者服务队3749个,招募志愿者42444人,他们为疫情期间各类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坚强的力量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对“三社联动”基层治理机制无疑是一次考验,泸州市交出了一份过实过硬的答卷。全市各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的高效联动对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社联动”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刊发于《四川党的建设》2020年04月上/第07期 作者:刘金、梅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