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唐家河的陸禽種類包含雞形目和鴿形目的2科16種,這些鳥類經常在地面上活動,因此被稱為陸禽。雞形目的鳥喙短而強健,翅為短圓形,適於短距離飛行和迅速起飛。鴿形目鳥類的最基部大都柔軟,尖端稍彎曲,翅膀相對較長,善於飛行。陸禽大多數種類結群生活,地棲或樹棲,主要在地面上活動和尋找食物。食物以植物為主,也取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陸禽。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綠尾虹雉(雄性) 鄧建新攝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綠尾虹雉(雌性) 馬文虎攝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斑尾榛雞 諶利民攝


斑尾榛雞,雞形目雉科,留鳥,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瀕危。我國特有鳥。在大草堂能見,棲於海拔 3400 米以上的山地林緣和灌叢間,但到冬季也下移到針葉林或混交林和灌叢中,以植物芽、葉、種子為食。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紅腹角雉 孔祥軍攝

紅腹角雉,雞形目雉科,留鳥,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棲於海拔 2200 至 2800 米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針闊葉混交林,摩天嶺步行道旁箭竹林裡常見,遇見率較高。在林下行走覓食,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兼食昆蟲及小型動物。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紅腹錦雞 鄧建新攝

紅腹錦雞,雞形目雉科,留鳥,國家Ⅱ級保護動物,我國特有鳥,棲於海拔 1200-2200 米的闊葉林和林緣的疏林灌叢地帶。在保護區內公路沿線常年可見,遇見率極高。以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灰斑鳩 馬文虎攝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火斑鳩 王勁松攝

灰斑鳩,鴿形目鳩鴿科,留鳥,溫順。常見於水池坪、毛香壩、蔡家壩、白果坪、關虎、青溪,棲於灌木林、草地、農田及村莊。停棲於房子、電杆及電線上。以植物種子為食,偶食昆蟲。

火斑鳩,鴿形目鳩鴿科,全區分佈,夏候鳥。棲息於3600 米以下的針葉林,在針闊混交林帶或闊葉林帶繁殖。地面尋食植物種子,偶食蠅蛆、甲蟲。


唐家河的攀禽種類包含戴勝目、佛法僧目、鵑形目、鴷形目、夜鷹目和雨燕目共6目7科24種。攀禽腳趾多為兩個向前,兩個向後(對趾型),有利於攀緣樹木。攀禽因食性不同,分別活動於有樹木的平原、山地、丘陵或者懸崖、水域附近,其喙也呈現出極大的多樣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幾種攀禽。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戴勝 馬文虎攝

戴勝,戴勝目戴勝科,夏候鳥。常單個或成對棲息于山地、平原、森林、林緣、路邊、河谷、農田、草地等開闊地方,尤其以林緣耕地生境較為常見。以昆蟲為食,兼食蚯蚓、蜘蛛、螺類。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冠魚狗

馬文虎

冠魚狗,佛法僧目翠鳥科,常見水池坪、毛香壩、蔡家壩、白果坪、關虎、青溪,留鳥。常棲於大塊岩石,光顧流速快、多礫石的清澈河流及溪流。飛行慢而有力且不盤飛。以魚、蝦為食。


走進唐家河鳥類世界(二)

大斑啄木鳥 何祥芝攝

大斑啄木鳥,鴷形目啄木鳥科,全區可見,留鳥。棲於闊葉林頂部及針闊葉混交林帶,夏季上升至暗針葉林帶的頂部。食樹幹害蟲和野果。

轉自:四川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