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公司筆記

在 5G 基礎設施建設、汽車電子普及、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三大基礎之上,車聯網市場爆發成為確定性機遇。車聯網有望成為 5G 最大應用市場,產業發展得到政策大力支持。我國 5G 規模化商用在即,低延時、高密度、高可靠的通信網絡為車聯網打開突破口。

3月召開的兩會,車聯網很可能作為重要議題,不排除出臺相關支持政策。

一、車聯網是什麼

車聯網就是“聰明的車”+“智能的路”。

智能網聯汽車是指搭載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並融合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實現車與 X(車、路、人、雲端等)智能信息交換、共享,具備複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協同控制等功能,可實現“安全、高效、舒適、節能”行駛,並最終可實現替代人來操作的新一代汽車。

V2X(Vehicle to Everything)是車聯網的靈魂,其中 V 代表車聯,X 代表任何與車交互信息的對象,當前 X 主要包含車、人、交通路側基礎設施和網絡。V2V 具體的交互信息的模式包括:車與車(V2V)、車與路(V2I)、車與人(V2P)、車與網絡(V2N)之間的交互。

車聯網可以實現車與人/車/路/服務平臺的全方位網絡連接,彌補了單車智能無法對外通訊的缺陷,二者融合可以提升自動駕駛的可靠性,並降低成本,是產業發展趨勢

二、產業鏈構成


車聯網公司筆記


1、 車載端

V2X車載模塊,主要參與廠商包括華為、東軟和金溢。

其他輔助模塊,包括PKI安全等。

2、路側

路側主要是V2X基站,包括路側天線RSU,邊緣計算服務器,其他傳感器,比如風向傳感器,高清攝像頭等。

三、市場空間有多大

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市場空間將達1500億元,截止2018年,中國高速公路里程數為14.4萬公里,以每公里智能化改造費用100萬測算,僅考慮高速公路,市場空間1440億元,假設額投資週期5年,市場規模接近300億元。

車聯網公司筆記


車端智能化改造,空間接近250億元,截止2018年,中國乘用車年銷量約2200萬,假設未來不變,且單車V2X價值量1100元,市場空間達250億。

四、投資機會

可以把汽車智能網聯劃分為車端和路端兩塊機會,整體上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將遵循“普通的車、普通的路”——“普通的車、智能的路”——“智能的車、智能的路”的發展節奏,這是中國特色的發展路線。

1、路端投資機會

從18年年底高層達成共識之後,整個產業政策開始在不斷的落實。

智慧道路其實是從18年開始真正意義出來了,交通部 2018 年第一號文件提出要建設中國新一代智能交通控制網,已經在全國 9 個省份開展了試點工作。

19年9月,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12月2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通知,擬通過1~2年時間,培育若干具有引領示範作用的試點項目,用3~5年時間取得相對完善的系統性成果。基本上可以看出,發展車聯網產業,基建設施升級是中國從交通大國演進到交通強國的必然途徑。

從投資規模測算來看,可以參考兩方面的投資規劃。

1) 一個是目前工信部在主導的國家車聯網先導區的投資規模

從公開新聞上看,無錫是國家第一個批准成立的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他首批重點建設的南山車聯網小鎮,首期投資就在20億。除了無錫之外,去年底以來,蘇州、天津、廣州、德清等地都已經獲批成立國家級別的車聯網先導區。參照無錫的投資示範,幾個城市的示範區加起來的投資就有百億級別。

參考招投標網上公開的項目最近2年在建的就有千億級別,不是包含挖路和機電升級的,就是純的車聯網基建設施升級,就有這個數量,每公里升級的報價,基本在千萬級別。

為什麼要做車聯網基建設施升級,一定是為了自動駕駛服務的。因為只有自動駕駛才是車的未來,才可以徹底解決城市擁堵,提升交通運力,降低事故發生率。通過車聯網基建升級,相當於把車端的升級任務轉移到了路端,由政府先行買單,會大大提升自動駕駛的滲透率。

那麼,在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週期中,有哪些環節會受益:

1、 路網端的設備類公司包括項目集成公司。

設備的話,主要涉及有三大類。

1)感知單元。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這些國內公司會非常受益,因為比如像國內做激光雷達的公司,可能車載設備他們達不到前裝要求,但是在路端其實他的誤差容忍度會更高。

2)通信單位。就是我們講的RSU天線。這塊的密度鋪起來會比較大。基本上,城市是一個路口一個。高速公路是幾百米一個。總體會連成一張全國的車聯垂直通信網絡。3)決策單位。在把路況數據採集完之後,會有在路端部署的邊緣計算單元以及雲端的交通雲控平臺來對目前的道路狀況做判斷,再把相關判斷傳遞給車端。這也會是比較大的設備市場。

2、路端的升級之後,也會帶動車端(C-V2X)的升級

裡面車機包括模組、芯片公司都會受益,這塊一定會前裝。短期在試點期,還是隻是在試點地區選裝的形式。

C-V2X的車端的供應鏈其實已經比較成熟了。汽集團、廣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一汽集團、北汽集團、江淮汽車、長城汽車、東南汽車、眾泰汽車、比亞迪汽車、宇通客車、江鈴集團新能源等13家車企共同發佈了C-V2X商用路線圖:2020H2-2021H2年量產C-V2X汽車。

2、 車聯網運營商。

當然車聯網的運營到底是什麼樣的商業模式,現在沒有特別清晰。但是流量的變現肯定是其中一種。基於車聯網上的最消耗流量的應用就是高精度地圖的實時下發和更新,這塊高精度地圖廠商切入車聯網運營是天然的業務延伸。

上面幾個環節涉及的主要計算機行業的公司就是萬集、金溢、千方科技、四維圖新。

2、車端投資機會

一個明顯的趨勢就是特斯拉的產業引領作用愈發明顯。特斯拉車端的兩大法寶:一個是自動駕駛auto pilot;一個是非常酷炫的大屏,智能駕駛艙。

自動駕駛方面,20、21年是主流車廠L3及以上的高等級自動駕駛功能落地的時期。比較激進的特斯拉,已經提出“很快會上線完全自動駕駛功能”。

自動駕駛最近的變化,有兩個大的層面。

第一、供應鏈越發成熟。之前大家一直擔心自動駕駛成本降不下來,事實上,一方面,是國內的車聯網基建可以反過來反哺車端,讓車端的前裝硬件硬件改造成本下降。另一方面,確實是供應鏈這塊的降價曲線非常快。兩大最核心的部分——芯片和激光雷達。CES展,激光雷達之前主流供應商要賣幾十萬/臺,現在類似大疆這類國產廠商進來之後,技術進步包括成本降的很快,已經在1000美金/臺的量級了。芯片方面,一直是符合摩爾定律,英偉達前兩年PPT發佈的Xaiver也要在今年正式量產了。

第二個是政策逐步要出來。之前大家同樣也擔心自動駕駛國內不讓合法上路。全球最近發達國家中,韓國已經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個自動駕駛L3級別的合法政策。基本的邏輯,政策一定是服務於產業的,當然政策會有滯後性。在產業技術成熟的前提下,我們相信自動駕駛合法上路的政策不會太遠出臺。

智能駕駛艙方面,一個基本的趨勢就是智能駕駛艙在消費市場中不斷的下沉。3、4年前,智能駕駛艙還是隻能在特斯拉還有BBA的高端車型中看到。現在可以在C級車、B級車上看到智能駕駛艙的設備了。產業滲透在不斷加速,也帶動相關的軟硬件供應商,相關公司有中科創達和德賽西威。

另外,剛上市了以銳明技術為代表的幾家商用車聯網的公司,商用車聯網這兩年確實是快速增長期,一方面是因為政策驅動;另一方面其實是技術解決方案的成熟,營運公司確實能感受到切實的產品價值,買單意願和市場需求變強了。所以,商用車聯網實際上是政策和市場的共振。相關公司:銳明技術。

(本觀點僅做交流使用,不夠成具體證券的買賣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