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相由心生 境隨心轉

古人常說,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所謂境隨心轉,是指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及境遇會隨著心境的轉變而轉變。如果我們一直保持好的心情,凡事樂觀處之,即使遇到生活中的困難,也不心生煩惱之氣,而是以平靜之心面對,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和付諸努力去面對,很快就會走出困境。反之,如果不知珍惜所擁有的事物和人而粗暴對待,好的事物和人也會很快消失離開。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後漢書》中記載著一個歷史故事,魯恭在做中牟縣令的時候,他不用刑法,而是用道德教育來治理。有個叫許伯的人,他因為田產和人發生了糾紛,在別的官員那裡很久也沒有判別清楚。到了魯恭這裡,他很耐心地給他們講道理,辨別事情的是非曲直,大家都退下公堂,互相自責,然後互相推讓田地。

一位亭長借了老百姓的一頭牛,卻始終不去歸還,這位老百姓去找到魯恭,魯恭多次讓這位亭長把牛歸還給人家,可庭亭長還是一直不肯歸還,魯工恭便嘆息道:這是自己造化不行的結果啊!便要辭官不做了。結果縣內的吏員們都哭著要挽留魯恭,亭長看著這樣的情景,覺得慚愧,於是就把這條牛還給了人家,而且還要求到獄中服罪,魯公赦免了他,不再追究。從此以後,無論是官吏還是百姓,都更加的對魯恭心悅誠服。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也許有的人會感覺很神秘,其實瞭解了其中的道理之後會明白這些都是自然的規律。境隨心轉,境,包括身體、環境、人際關係等等這些都是隨著人的心想而轉變的

當我們對別人抱怨指責傷害的時候,別人還沒有被傷害,其實最先受到傷害的是我們自己。

境隨心轉,和我們的心最接近的就是我們的相貌心態和身體,俗話說恨怨惱怒煩,人生五毒丸,吃了半丸就生病,吃了一丸就要命,是有科學根據的。人的心裡生出恨怨惱怒煩之氣就會對應的傷害我們的心肝脾肺腎,傷害我們的身體,一個心境特別好的人,他的相貌讓人看起來也特別的慈祥、善良,說出來的話也特別的和諧、悅耳,那麼他做出來的事也一定是公平公正的。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相由心生

人的相貌也是由心念導致的,有經驗的警察上了公共汽車,用眼睛一掃就知道哪個是小偷,這個人一定是賊眉鼠眼,不敢與人正視。酒色之徒,這個人飲酒還好色,那通過觀察他的眼神和臉色,也能觀察出來。

其實外界也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別人對我們的態度反映的就是我們對別人的態度,我們想要別人怎麼對待我們,那麼我們就要先怎麼樣的對待別人,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恩心。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境隨心轉,要用積極的心態,不抱怨,不指責,不憤怒,轉變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轉。在有問題的時候看我們站在什麼樣的角度?順勢而為,轉變心境會發現: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一句話說得好,只為成功找辦法,不為失敗找藉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百分之百的責任,而不是去怨天尤人。凡事問問自己的心,是不是符合自然規律,福田心耕,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恩心,時時刻刻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即使遇到不好的境緣,也會被轉化過來。

境能隨心轉,莫教境轉心。

心與境:境能隨心轉,莫讓境轉心


文:心悅輕分享

歡迎關注,一起心悅,共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