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現在大部分的企業都已經復工了,但是復工容易復產難。

復工後很多企業面臨的是:無訂單可做,無項目可推進,甚至整個公司無所事事,整天開會,整日搞衛生,天天抓遲到早退,公司內部瀰漫著令人不安的氣氛。特別是一些私企老闆,由於業務嚴重下滑,正在想辦法削減開支。如果這個時候你撞到槍口上,很可能會被直接辭退。

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現在內需不足,外貿訂單銳減。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很多企業都面臨著一個問題:要不要給全員降薪?很多經濟學家都分析降薪是不可行的,因為降薪就等於變相讓員工離職。那麼在當前的情況下,這種結論還是不是正確,就要從問題的具體情況作出分析。

降薪,顧名思義就是減少工資,它是當外在經營環境惡化或遭到重大變故時,公司為了降低運營成本而考慮採取的措施之一,這在企業發展中是有跡可循的。目前的情況就是經營的環境發生了惡化,疫情讓很多公司減緩或者停止的運行。一些實力強勁的公司可以和員工共克時艱。但是還有些公司卻早已不堪重負,搖搖欲墜。那麼在這個時候,這些經營困難的公司使用一些經濟手段就顯得非常必要了,但是無論採取什麼措施都要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一、降薪合法麼?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可以在以下四種情況下扣減工資:

1.職工因個人主觀原因沒有完成生產任務,並非身體問題所致,可以減扣工資。

2.職工違反勞動紀律。並造成單位損失,單位可以扣減工資。

3.職工請事假,可以扣減工資。

4.職工請病假,按照病假工資發放,可以扣減其績效或者生產性獎勵等。

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企業經營困難可以降薪,但是由於公司沒有業務,導致生產或者經營目標沒有達成,企業可以參考第一種情況適當降薪。

降薪是公司的一種緩衝行為。雖然遭遇了短期內經營不佳,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但是公司經營者還是看好後期發展就會採取這種措施,這是正常的一種經營手段,也是公司保留實力,靜待經濟復甦的必要途徑。

另外,當人才市場求職者眾多,人員流失後可以得到迅速補充時,在不影響企業運營的情況下,很多企業也會通過降薪的辦法重新調整薪資結構。

儘管如此,降薪也需要和員工協商一致才能實施,企業不能單方面強制執行。

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二、如何降薪?

要想知道降薪是怎麼實現的,就要先搞清楚薪資的構成。一般薪資由基本工資、補貼、月獎金、年終獎金、加班費等幾個方面構成。降薪一般不會降低基本工資,降薪也是有一定比例的,不會想降多少降多少。

降薪是有底線的,降薪後的工資不能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而在一般執行的情況下,降薪20%到30%是很多企業會選擇的執行標準。

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三、高管帶頭降薪才是真正的降薪。

領導們工資照發,員工工資卻大幅度下降,是員工們不能接受的,也是企業沒有責任心的表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句話在企業經營中也同樣適用。正常情況下,領導帶頭降薪才是一個有難同當的態度。

舉個例子:2020年4月14日。中國製造業的龍頭企業美的集團宣佈,暫停發放高管30%的月薪。董事長、副總裁、事業部總裁等企業領導者,自3月份起到12月,暫時不發放工資,應得工資暫時凍結,待企業經營好轉後補發。這個時候員工工資還沒有減少,不過我相信如果公司發展需要的話,員工降薪就會進展的很順利。

如果降薪的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目前很多企業經營困難,暫時的降薪也是迫不得已。這和正常情況下的降薪不同,它不針對任何人,只是企業活下去的手段。在現在這個經濟普遍不景氣,企業裁員降薪頻發,公司企業暫時停止招工,工作不好找的情況下,我們大家都要想清楚這個問題:

降薪的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辭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